2019-01-05 14:55 | 来源:电鳗快报 |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很少有人比拳击手更加让人敬畏,他们努力、务实、循序渐进地训练自己的体魄,每一次出拳都试图更快、更重、更准。在中国的铜板带加工领域,楚江新材(002171)董事长姜纯是位...
很少有人比拳击手更加让人敬畏,他们努力、务实、循序渐进地训练自己的体魄,每一次出拳都试图更快、更重、更准。
在中国的铜板带加工领域,楚江新材(002171)董事长姜纯是位拳击手。近20年积累,随着上市公司前次募投项目“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及产能置换和智能化改造”明年6月全面达产,高端产能在未来三年内逐步释放,楚江新材高精铜板带的产量和品质都将进入全球铜板带的第一梯队,国内“高精尖”铜基新材大规模依赖进口的产业格局有望被改写。
过去5年,作为产销量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铜板带上市公司,楚江新材做到了主营业务铜板带产能利用率、产销率、资金回笼率达到3个100%。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10亿元,盈利3.6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前3季度各指标依然稳中有增。
近日,楚江新材定增收购主营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的江苏天鸟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天鸟高新”)正式获得无条件审核通过,公司在铜基材料深耕数十年的积累的经验有望向军工新材料复制,力促中国碳纤维应用新材料产业实现进口替代。
在楚江产业研究院二楼办公室里,楚江新材董事长姜纯与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打开了话匣:为何以精细和专注著称的基础金属材料龙头,要向看似不熟悉的碳纤维新材料领域进军?双轮驱动、军民融合背后,是一套怎样的连击?
铜板带行业的“黄埔军校”
让诗人留下“天门中断楚江开”名句的安徽省芜湖市,明明不具有发展铜加工行业的原料、市场、运输等先天优势,却聚集了A股全部三家以铜板带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是全国重要的铜基材料加工基地。
这三家上市公司多少都和姜纯有关。某种程度上,姜纯的经历扣合了中国铜加工产业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解释芜湖为何能在这个产业“异军突起”。
先把时间回溯到改革开放的1979年。19岁的姜纯闯过高考“独木桥”,成为江西冶金学院(现在的江西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学的就是压力加工专业。小时候习武,大学在校期间,姜纯发展了打拳击的特长。
1983年大学毕业后,姜纯回到家乡芜湖,从技术员开始做起,逐渐变成了铜板带产业的“黄埔军校”校长。
1986年,芜湖铜带产业开始起步,当地冶炼厂和芜湖鸠江区大桥镇联营成立了芜湖市最早的一家有色金属压延厂(下简称“压延厂”),但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工资发不出,原料都买不起。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姜纯,1991年临危受命,成了压延厂的厂长。
彼时,国内铜板带加工还在混沌中求索,虽然下游家电、电力、通讯行业对厚薄、材质的需求不同,厂家的产品却只能遵循国家标准,制作“标准”产品。但姜纯接管压延厂以后,他带领技术和生产骨干编制起各种操作、管理规范,根据顾客需要来“找规律”,分行业制定用料和分选、加工工艺等标准。创造性的找到了个性化、定制化、小批量、多品种的新模式。
服务跟上了,产品好用了,订单起来了,公司开始对既往呆账烂账加大清收力度。姜纯组织了清收小组:客户若有一万的欠款,公司哪怕花五万的代价,也要收回来。接手三年下来,芜湖郊区的压延厂不仅没了坏账,当时成了当地最赚钱的乡镇企业,住在市区的人反愿意去大桥镇上班。除了压延厂,姜纯后期还挑起了当地有色型材分厂的担子。
这两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在姜纯手上发展成了芜湖冶炼厂旗下最挣钱的两块资产。到了1998年,芜湖冶炼厂将内部比较好的资产整合,发起设立鑫科材料并改制上市,压延厂和型材厂是盈利主体。由于经营能力突出,2000年,姜纯也被任命为芜湖地区、也是中国铜加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鑫科材料的总经理。
2002年国企改革期间,深圳一家民营资本入主鑫科材料,姜纯选择了离职自主创业,建立了楚江集团,其中包括发力黄铜板带产品的精诚铜业(楚江新材前身)。再后来,以紫铜板带为拳头产品的众源新材上市,加上在锡磷青铜带和白铜带上有先发优势的鑫科材料,芜湖三家铜板带上市公司在行业细分领域各领风骚。
共通的是,芜湖铜基加工企业的都借鉴、引用芜湖压延厂时代开始摸索出来的一套技术、管理体系。正是有了“黄埔军校”培养的系列人才,芜湖这个既不靠近原料基地、也不接近下游市场的地方,反而成了国内铜板材加工重镇。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