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探路高质量发展

2021-11-03 09:07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作者:郑梦雨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人工智能、基因技术、免疫治疗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催生全球生命科学的巨大变革。......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企业创新主体,鼓励多元化资本投入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人工智能、基因技术、免疫治疗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催生全球生命科学的巨大变革。在此背景下,中国制药与生物技术行业市场正保持高速发展,大数据和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为生物医药行业注入新动能。

        在世界各国竞相布局的当前,抢占发展战略制高点的重要领域,敏锐把握领先科技前沿,坚持生物医药领域原始创新,推进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生物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多元化资本投入,是关乎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未来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关键。

先抑后扬驱动行业发展

        在疫情和政策两大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国内医药行业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出现空前热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肿瘤治疗及肿瘤免疫学家魏于全说,过去两年间,我国新冠疫苗为助力有关国家抗击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10月中旬,我国共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5亿剂疫苗。此外,从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到国民健康安全,医药生物技术行业始终处于战略地位。展望“十四五”,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内需潜力将成为我国医药生物技术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驻会副理事长吴朝晖认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目前已取得长足进步,具备走向世界的能力。特别是新冠疫情出现以来,我国对疫情防控的贡献大、快速反应能力强,在疾病诊断、治疗手段、疫苗研发生产等方面都依靠自主力量,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至今能力上已有质的飞跃,和国际水平非常接近。

        根据《2021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中国制药与生物技术行业市场保持高速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12月,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8.4%,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热度。此外,前沿技术大放异彩,mRNA技术领衔新冠疫苗研发将改写疫苗行业大格局,AI+药物研发成为新药研发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信息学家陈润生认为,大数据的应用和精准医疗的普及,将推动生物医学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使疾病诊断更准确、用药更合理、治疗更有效、受益更普遍。目前,尽管我国在生理生化、影像、环境数据医疗等大数据的处理较国际仍存差距,但在大数据测量方面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说,随着生命科学与医学的飞速发展和目前国内在细胞与基因治疗所处的重要发展阶段、生物技术的学科交叉紧密特点,细胞治疗研究、转化研究及产业化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中国的细胞与基因治疗等研究领域虽起步比欧美晚,但进程很快,已逐渐进入临床研究和商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

        总体而言,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政府政策、大数据与AI的发展、新冠疫情以及资本市场高涨的热情构成了拉动中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最重要的底层驱动。

大数据、产业集群迸发动能

        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区势能涌动,黄金产业带迅速崛起,我国正在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马春雷说,长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最集聚、产业链最完整、研发实力最强、创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如今,这些高新技术产业正在长三角地区呈现创新融合发展之势。

        在生物医药领域,长三角四地去年联合开展医疗器械研发和制造分离的注册人制度跨省委托试点。最近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暨第二届绍兴生命健康产业峰会上,发布了绍兴国际生命健康科技产业新城战略构想,8个总投资达110亿元的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场景,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获益。

        浙江绍兴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有深厚的历史根基、扎实的产业基础。自2020年1月入围浙江省第二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以来,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国家级检验检测基地等生物医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孵化器相继成立。目前,绍兴已聚集百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医药工业百强一家、上市企业七家,工业总产值341亿元。

        统筹布局,产业融合更显张力。绍兴健康新城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平说,健康新城将在绍兴滨海新区高端生物医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基础上,引入“生态、生命、生长、生活”的四生融合之城概念,构建有产、有学、有商、有游、有居的未来宜居宜业新城。

        于洋是翊博普惠集团董事长,也是绍兴健康新城项目的政府合作伙伴。最初选址落户时,在比较了长三角区域的几处产业集群后,她看中了绍兴这片正在兴起的空间。她正和政府一同行动,引入国际生命健康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平台,走通技术转化之路,包括水上博物馆、大型科技馆、国际学校、院士大道、国际医院等配套设施,以期把这里变成一个有虹吸力、有承载能级的产业集群,用产业的“大树”集成数字化的“森林”。

        不久前,阿斯利康中国东部总部正式启用,定位为全国区域性5大总部之一,承担区域业务的运营管理、药品销售等职能,聚焦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医疗数据三大特色领域,阿斯利康部分创新产品也有望通过中国东部总部独家进口销售。

        杭州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也正式启用,并迎来了深至科技、泽桥医生、易加医等首批6家企业入园。“全科数字医疗孵化中心”依托长三角全科优质资源优势,将围绕“数字化慢病早筛中心”“数字化慢病管理中心”和“数字化科研转化中心”搭建数据库,打造以高新技术赋能社区医疗的模式,让社区数字医疗及居家数字医疗满足广泛基层百姓的需求,逐步形成辐射全国全科领域的数字医疗生态体系一张网。

        在阿斯利康中国东部总部大楼内的数字医疗创新中心,记者参观了未来医疗模式——数字化智能随诊设备、健康专用筛查车以及区域远程医疗中心、连续医疗服务中心等数字医疗设备和场景展示一应俱全;健康专线筛查车,可以开进基层社区,用最短时间实现“四病四癌”筛查……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总裁何静博士介绍,目前阿斯利康在中国的研发管线已有120多个在研项目,和全球管线内同步研发的项目超过了85%。今年,阿斯利康还成立了转化医学团队和数字化与数据创新团队,整体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

生物医药行业将成为国家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新冠疫情影响广泛而深远,全球供应链面临重塑。生物医药产业集中体现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和突破。要实现新形势下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生物医药产业须向科技创新要方法和答案,从而在新发展格局中掌握战略主动。

        徐冠华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对于整个健康行业来说可及性更高。得益于中国积极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积极完善医保政策,助力民众健康,药物可及性大幅度提升。

        与此同时,要实现生物医药行业快速增长,还面临着产品安全质量、法规监管、降低成本等诸多挑战。徐冠华说,以当前的技术体系,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在生产成本方面相对高昂,一些生物医药工艺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更多技术改进和发展来进一步完善提高。

        现下,国内有数千家传统药企正在进行自我创新和业务迭代,成为创新药行业“新玩家”。特别有很多上市公司,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在谋求将其创新药等业务板块独立拆分,以加速推动创新药管线的业务进展。

        从行业看,吴朝晖认为,当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在全球药品原料中占比较大,且制造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但国际市场主要被跨国大药企所控制,我国药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能力仍有欠缺,企业、行业集中度需进一步提高,也需打破技术壁垒的限制。

        陈润生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应当加强原始创新,提倡在精准医学发展的当前产生更多原始创新的想法、理论、技术,坚持独立自主创新的目标,同时注重加强大数据的搜集、管理和规范化,更有效地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

        徐冠华认为,目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应从以下方面精准施力:

        坚持生物医药领域原始创新。重点突破颠覆性技术、前沿交叉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三大类前沿技术,包括基因测序、精准医疗、生物靶标以及质谱、生物成像等关键技术。加强干细胞的应用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强化干细胞、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工程的交叉融合。推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创新、支撑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布局和技术创新中心、战略资源平台建设,推进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和人类遗传资源库、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干库、湿库及活体库等重大战略资源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实验动物和模式生物基础设施以及生物医学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生物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多元化资本投入,在政策、科技、人才、资本的共同推动下,突出生物医药的特色优势,加快推进创新药物、创新医疗器械和以精准化、个性化、可再生为代表的未来医学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对世界影响的不断深刻、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也将进一步加强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生物医药行业或将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国家高技术领域全球竞争的排头兵。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2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