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被中央环保督察通报 下属企业内蒙古矿业长期违法侵占草原

2021-09-18 10:22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作者:郭建伟 | [科技]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1年该企业仅排土场、尾矿库及露天矿坑等占用草原面积就较2018年增加约156公顷,目前累计违法占用草原面积约1634公顷,对当地草原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无人机拍摄的内蒙古矿业。(督察组供图)

  通过卫星从空中俯瞰,大片裸露的白色与黑色刺目地出现在辽阔的绿色草原上——白色是裸露的土地,黑色是露天矿坑里的积水。这些没有植被覆盖的斑驳色块,犹如草原绿色皮肤上的一块块伤疤,触目惊心。

  近日,“新华视点”记者跟随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督察发现,中金黄金下属内蒙古矿业公司违法侵占约1634公顷草原,排土场、尾矿库范围不断增加,对当地草原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违法扩大开采范围,破坏生态多次遭牧民举报

  9月1日,记者跟随督察组来到位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境内的内蒙古矿业。眼前被开采过的裸露岩石呈现铁锈色,呈阶梯状迂回下沉。周围开采车和运输车在紧张忙碌地作业。

  这里是一座特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据了解,早在2007年,相关部门就在对该矿山一期的批复中专门提到:“项目所在地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主,应建立有效的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尽可能减少对区域草原景观的影响。”

  但督察组发现,为追求经济效益,企业不断扩大开采范围。记者在此看到,在矿坑底部,大型采矿车正在作业。由于是露天采矿,再加上当地风力较大,采矿过程中噪音巨大,尘土扑面。

  卫星遥感影像显示,2021年该企业仅排土场、尾矿库及露天矿坑等占用草原面积就较2018年增加约156公顷,目前累计违法占用草原面积约1634公顷,对当地草原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与井下采矿不同,露天采矿是先移走矿体上的覆盖物再进行开采,对地表土壤的剥离和原有生态植被的破坏十分严重。而在草原上进行露天采矿,对生态破坏更为严重。

  督察人员介绍,自2013年开始,群众多次举报内蒙古矿业破坏生态行为,其中包括“对周边牧民草场环境造成污染,存在车辆碾压”“尾矿库和排土场存在粉尘污染”等问题。

  此外,企业还存在草原地下水污染问题。水是草原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限制因子,不仅影响着草原的质量,还关系到周边牧民饮水等切身实际问题。

  企业提供的2021年5月地下水监测结果显示,东区尾矿库主坝下游2个点位铁和氟化物浓度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2个点位铁浓度均为0.4mg/L,较上游监测井数据升高33.3%;氟化物浓度分别为1.05mg/L和1.07mg/L,较上游监测井数据分别升高34.3%和36.8%。

  多次因违法被处罚,交了补偿费就继续挖矿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明确提出,进行矿藏开采和工程建设,应当不占或者少占草原;确需征收、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督察人员发现,内蒙古矿业曾屡次被发现相关违法行为并受到处罚。

  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曾指出违法占用草原问题,并要求当地政府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2018年5月,内蒙古矿业被当地草原监督管理部门罚款592万元,并被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办理草原征用审核审批手续。

  2018年10月,内蒙古矿业因排土场未办理用地手续违法占地约48公顷,其中均为基本草原,被当地国土资源局处以96万元罚款,并被责令退还违规占用的土地。

  根据企业相关人员介绍,在进行二期扩建工程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当地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其办理草原征占用手续,并要求缴纳草原植被恢复费3090万元。

  督察人员发现,企业虽然按期缴纳了草原植被恢复费,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未取得草原征占用手续的情况下,仍然以每年超过开采量12%的速度扩大生产规模,忽视了草原的生态保护和承载力。

  “2018年被督察和处罚之后,你们还有没有违法占用草原?”督察人员询问企业随行人员,随行人员立即说没有,当督察组调来卫星影像资料之后,谎言不攻自破。

  企业称,缴纳了植被恢复费之后,自认为已经拿到草原征占的“通行证”,因此继续开采作业。而当地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植被恢复费之后,也一直没有积极推动相关审批的进展。

  警惕破坏草原生态,“绿色开采”理念亟待提升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正北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就出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据公开资料可以看到,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开采征占用草原的现象长期存在。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就曾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多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粗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开一处矿山、毁一片草原、损一方生态”现象突出。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2019年4月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专项督察整改方案》中看到这样一份数据:全区现有占用草原开采矿山项目1536个,其中未经草原主管部门审核的项目1257个,违法比例高达81.8%,侵占草原126.7万亩。

  督察人员表示担忧:“该企业的尾矿库使用寿命还剩大约两年,新启动建设的尾矿库大约占草原1000公顷,未来又面临着新的草原征占和破坏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督察组指出,内蒙古矿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生态环境法律意识淡薄。而作为内蒙古矿业的上级单位,中国黄金相关二级公司绿色发展理念树得不牢,要求不严,监管不力。

  督察组表示,露天采矿不是一锤子买卖,坚决不能采完即走。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应该牢牢树立“绿色开采”理念,边开采边修复,边生产边治理。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1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