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 14:35 | 来源:中国网科技 | | [科技]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东江环保成立于1999年,并在2012年登陆深交所主板。该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业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市政废物处置、电子废弃物拆解和环境工程及服务等。...
东江环保立体生态污水处理厂模型。本报资料室/图
今年上半年,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江环保”,002672.SZ)“增收不增利”。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东江环保近日披露的202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滑30%。同时,东江环保控股子公司厦门东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东江”),今年以来3次因环保问题被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处罚。
对于增收不增利及子公司被罚等相关问题,记者多次致电致函东江环保方面,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区域废物管理室主任董庆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2017年,危险废物行业确实很火热,而2019年行业则出现拐点,现在危废处理费用在部分区域已经差不多“腰斩”。
“厦门东江被处罚,其中两次都与医废有关,可能和目前医废的产生量较大,与该子公司相关设施的日常管理有一定关系。”董庆银表示,东江环保此次厦门子公司出现的情况,在目前的形势下,不太可能是普遍现象。
增收不增利
东江环保方面表示,公司的净利润出现30%的下滑,主要因报告期危废市场竞争加剧,危废无害化处置业务收运价格下降导致。
公开资料显示,东江环保成立于1999年,并在2012年登陆深交所主板。该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业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市政废物处置、电子废弃物拆解和环境工程及服务等。
东江环保在半年报中表示,目前,公司具备44类危险废物经营资质、资质规模超过200万吨/年,是国内资质种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企业之一。
截至今年6月末,东江环保业务辐射泛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北和中西部地区,工业废物处置网络覆盖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累计服务客户超过3万家,占据国内工业危废处理市场核心位置。
东江环保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公司在运营危废处理项目30个,获得核准资质总量达213万吨/年;危废在建项目3个,计划处理规模38.1万吨/年,计划总投资15.4亿元。
东江环保上半年16.6亿元的营收构成为: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6.6亿元(40%);工业废物处理处置7.3亿元(44%);市政废物处理处置0.9亿元(6%);电子废弃物拆解0.7亿元(4%);环境工程及服务0.5亿元(3%);再生能源利用0.3亿元(2%);贸易及其他0.2亿元(1%)。可以看出,其工业废物处置及资源化业务营收占比逾八成。
上半年,东江环保营收实现了同比增长。不过,上半年其归母净利润仅为1.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亿元下滑逾3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则由去年同期的3.9亿元,锐减66%至1.4亿元。
东江环保方面表示,公司的净利润出现30%的下滑,主要因报告期危废市场竞争加剧,危废无害化处置业务收运价格下降导致。而经营现金流减少,主要是因报告期内公司支付原材料采购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增加,以及较上年同期收到(电子废弃物)拆解补贴款减少造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东江环保半年报“重大非股权投资”部分显示,公司目前在建项目13个,涉及危废处置、再生资源等多个细分领域;期末在建工程余额为13亿元。此外,报告期内,东江环保通过收购“雄风环保”进入稀贵金属回收业务领域。
接连因环保问题被罚
董庆银认为,东江环保此次厦门子公司出现的情况,在目前的形势下,不太可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除上述净利润下滑外,记者还注意到,东江环保一家子公司接连因存在环保问题遭到主管部门处罚。
近年来,环保领域监管日趋严厉,业内企业环保违法成本高企。在此背景下,东江环保控股子公司厦门东江,今年以来3次因存在环保问题被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处罚。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官网信息显示,4月17日,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在对厦门东江进行现场检查过程中,委托第三方采集由后者处置的医疗废物炉渣4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中一袋炉渣上层热灼减率12.4%、中层13.6%、下层11.5%,不符合《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相关要求。厦门东江对此进行申辩后,被处以1万元罚款。
4月19日,相关执法人员再次到东江环保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危废仓库废气处理设施的紫外光氧催化设施损坏或无运行。经调查,因维保合同到期未续签,3月份以后相关设施未进行维保和清洗,致使开关跳闸及灯管损坏未及时发现并修复。此次,厦门东江被处以8万元罚款。
6月24日,相关执法人员在对厦门市思明区太九诊所进行调查时,发现厦门东江未对该诊所医疗废物进行未及时收集、运送。厦门东江环保因此被“给予警告”。
董庆银表示,厦门东江被处罚,其中两次都与医废有关,可能和目前医废的产生量较大,与该子公司相关设施的日常管理有一定关系。如处罚中涉及的热灼减率,可能是因部分时段进量较大、未焚烧完全造成的。而涉及“紫外光氧催化设施”的处罚,同样和公司运营管理有关,公司平时可能对焚烧设施的日常运维关注较多,疏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管理。
“东江环保此次厦门子公司出现的情况,在目前的形势下,不太可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董庆银认为,从整个危废行业管控来看,目前行业的合规达标是没有问题的,不会出现类似于其他行业的无序发展和设施短缺的情况。
行业竞争加剧
一位危废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业内不再热衷于“抢项目”,许多之前的项目也成了“半拉子工程”,还有一些项目则根本没有动工建设。
其实,近年来东江环保的业绩呈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Wind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东江环保营收分别为31亿元、33亿元、35亿元和3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6%、5%和-4%;归母净利润为4.7亿元、4.1亿元、4.2亿元和3亿元,同比增长-11%、-14%、4%和-28%。
东江环保在此次半年报中表示,近年领域内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同时“无废城市”建设亦带来危险废物管理理念、运营模式的深刻变化。不过,工业危废处理行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逐步进入集中度提升的竞争阶段。
东江环保方面表示,基于产废源头的治理能力提升及循环经济理念,近几年危废产生量增速逐年降低。同时近几年迎来危废处置利用能力的集中释放,核准危废资质增速远高于废物产生量。此外,随着水泥窑协同处置业务以及产废企业自建处置设施等模式出现,对传统危废处理处置企业的经营造成较大的冲击。危废处理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工业危废处理面临收运价格及盈利能力下降的挑战,业绩受到一定影响。
一位危废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危废行业在2015年~2017年期间很热,资本大量涌入、项目“遍地开花”,企业抢着跑马圈地。2019年前后是行业的拐点,之后处理费开始逐年下滑,行业出现“内卷”。现在业内不再热衷于“抢项目”,许多之前的项目也成了“半拉子工程”,还有一些项目则根本没有动工建设。
董庆银表示,山东、河北等省份的部分类别危险废物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项目盈利困难。其他一些地区的项目存在“吃不饱”的现象,比如工业基础较弱的内蒙古地区。此外,各省市危废市场的供需情况也受到跨省审批政策的影响。
至于危废行业内资质增速较快、资质利用率不足的情况,上述行业人士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前几年危废比较热,所以项目立项时都尽量往大的报,但报完后可能一期建了、二期没有建;二是危废处理标准化程度低,额定的处理量几乎都达不到。
董庆银进一步表示,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19年全国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许可证持证单位核准收集和利用处置能力达到1.29亿吨/年,2019年度实际收集和利用处置量为0.36亿吨,整体利用率不足30%。
董庆银解释称,产业中实际的危废产生量会远高于3500万吨,不过部分产生的危废并未委托或付费处理,如企业产生的废酸等在企业内部就自行利用了。当然,水泥窑也可以协同处置一部分危险废物,不过处置的占比不是太高,因此影响不大。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