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1 08:33 | 来源:电鳗快报 | | [IPO]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作为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无论是曾任职的东莞市号基模具有限公司还是苏州市吴中区郭巷日升精密模具厂在研发力度方面明显存在不足,核心技术人员在研发方面的贡献仍存在质疑...
《电鳗快报》文/林妍
4月8日,深交所披露: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苏州万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祥科技”)的上市,但万祥科技被要求说明如何防范实控人资金占用。经《电鳗快报》调查发现,贵公司此次IPO招股书存在很多疑点,尤其三名实控人存在拆借资金的情形,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风险。
面对《电鳗快报》发去的求证函,万祥科技选择了闭口不言。
研发能力令人质疑
万祥科技员工的学历普遍不是很高。据招股书,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万祥科技的员工人员分别为1229人、1014人、1344人。具体来看,截至2020末,万祥科技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共有员工有91名,大专学历的员工有157名,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有1096名。换言之,万祥科技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占比达到了93%。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万祥科技共有8名核心技术人员,分别是黄军、张志刚、吴国忠、陈贤德、卜树仁、官涛、李永涛、陈国。除了官涛、陈国的学历为本科及以上之外,其余6人均为大专及以下学历。
其中,万祥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黄军为中专学历,城市模具技术员。作为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无论是曾任职的东莞市号基模具有限公司还是苏州市吴中区郭巷日升精密模具厂在研发力度方面明显存在不足,核心技术人员在研发方面的贡献仍存在质疑。
另外,2017—2019年,万祥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29%、3.36%和4.18%,同期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4.81%、5.16%和6.05%。虽然万祥科技的研发费用率有所提升,但整体仍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
公司沦为实控人“提款机”
据招股书显示,万祥科技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黄军、张志刚和吴国忠,三人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万祥科技91.2%的股权,并于2019年10月25日签订了《一致行动协议》。
但《电鳗快报》注意到,三名实控人均存在向公司拆借资金的情形。2017年末,万祥科技向黄军、张志刚和吴国忠三人的拆出资金分别为2616.14万元、979.58万元和354.89万元,而2018年,万祥科技继续向上述三人分别拆出资金914.42万元、498.04万元和32.4万元。
尽管三人在欠款期间有进行部分偿还,但截至2019年末,上述三人仍未偿还的资金金额分别为3410.5万元、939.33万元和314.29万元,加上拆借利息,合计金额高达5108.73万元,且招股书中并未披露拆借资金的原因与用途。
对此,万祥科技也坦言,公司存在实控人不当控制的风险,不能完全排除控股股东或实控人利用股东地位,通过行使表决权对公司发展战略、经营决策等重大事宜实施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
那么,这一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何时才能终止?
净利润数据被疑造假
据招股书披露,2017-2019年,万祥科技实现营收分别为5亿元、7.01亿元、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89亿元、0.38亿元、0.7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0.71亿元、1.30亿元和0.72亿元。
2020年,万祥科技的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大幅度增长。该年度内公司实现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56.42%;实现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59.7%。
但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万祥科技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却呈下滑趋势。据悉,2017-2020年,万祥科技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3.34%、31.77%、23.32%、24.94%。
随着消费电子向小型化、轻薄化等方向发展,不少精密零组件厂商也逐渐向微型锂离子电池行业转型。万祥科技也顺应发展趋势,逐渐将发展的重心转移至TWS真无线蓝牙耳机、智能眼镜等领域的微型锂离子电池产品。公司也坦言,该业务尚处于开拓阶段,希望通过开拓微型锂离子电池市场、优化成本管控、强化新项目管理等方式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但不排除宏观经济波动、贸易关系恶化、市场竞争加剧、下游需求萎缩等在内的各种因素仍将对该公司利润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电鳗快报》还注意到,2017-2020年末,万祥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5.00亿元、7.01亿元、7.10亿元、11.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852.68万元、3780.95万元、7352.39万元、1.17亿万元。反常的情况是,为何在2018年营业收入增长40%的情况下,净利润降幅达57%?同样,2019年营业收入几乎持平的情况下,净利润反而增长95%?
《电鳗快报》将继续跟踪报道万祥科技IPO进展。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