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自贸港助推跨境艺术品交易

2021-06-21 11:19 | 来源:海南日报 | 作者:裴林 | [文娱]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6月19日,峰会开幕式上,海南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为何把艺术品交易中心放在海南?与会嘉宾展开讨论。...

        6月19日-20日,2021中国文博产业发展峰会在海口举行,艺术品拍卖预展以及国际画廊邀请展同时进行。峰会期间,文博业内骨干企业以及享誉国际的文博产业、大数据、区块链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等齐聚一堂,围绕“文化艺术品交易模式的科技支撑”“创建跨境艺术品交易的有利环境”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对海南文博产业前景进行了探究。

A

艺术品交易中心在海南独具优势

        6月19日,峰会开幕式上,海南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为何把艺术品交易中心放在海南?与会嘉宾展开讨论。

        “自贸港的政策和环境优势,是海南促进跨境艺术品交易的最大吸引力。”国务院参事室特聘专家、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原巡视员李志辉说。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薛世清认为,国家建设海南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质艺术品和符合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可交易的文物提供了更开放、专业、便捷、高效的国际化交易平台。同时,对拍卖行而言,拍品能够通过海南自贸港以境内关外的方式进行交易,不仅可以降低拍卖成本,还能在通关便利、保税、物品监管、仓储物流等方面获得政策支持,既解决了拍卖企业在通关、监管、查验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也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

B

海南可建设文化艺术品拍卖中心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李卫东认为,文化产业是未来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海南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和双循环功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心,具有时代机遇和政策机遇。

        对此,李卫东建议,一是以自由便利为原则,为文化艺术品拍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依托税收优惠,为文化艺术品拍卖提供必要的配套条件。

        “借助海南自贸港建设,打造文物回流平台,这是实现全球拍卖企业入驻和海外文物回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海南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必要配套条件。”李卫东说。

        此外,李卫东建议以业态构建为内容,为文化艺术品拍卖打造良好的生态支持。“比如吸引艺术创作、展览展示、仓储物流、鉴定评估、装帧修复、教育游学、网络科技、艺术交流、媒体公关等方面的市场配套,构建以拍卖为核心的文化艺术品拍卖业态体系。”

        同时,李卫东认为,应以文旅结合为方向,为文化艺术品拍卖打实基础。“海南有着天然的旅游资源,通过艺术结合可以打造艺术创作,形成画家村、画廊集群、拍卖中心、艺术博览会、博物馆集群、艺术教育、艺术IP等为一体的艺术旅游产业综合体。”

C

用政策推动海外艺术品回流

        业内人士表示,海南可以依托自贸港政策,借助海南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推动海外艺术品回流。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规划师蒋峻涛认为,从政策角度来看,对于海南来说,在3-5年内建立起文博产业竞争优势,这需要很大的支持力度。

        如何运用政策来推动艺术品回流并解决交易问题?李志辉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李志辉表示,一方面要吃透政策,了解目前都有什么政策有助于海外艺术品回流。他认为,艺术品回流面临的有税收问题,而海南自贸港的税收政策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方面是市场准入,在海南自贸港的准入机制下,境外的拍卖机构可以进驻,这也是可以运用的优势。”李志辉说。

        李志辉认为,海南自贸港有政策优势,但是想要解决好目前的问题,还应把政策与实际结合点共同对照,更好地利用政策来创新推动解决问题。

        此外,薛世清表示,该公司会加强与海南自贸港的合作,通过安全、规范的文化艺术品服务平台,加深国际艺术领域的交流,激活国内艺术品市场,为海外艺术品回流作出应有贡献。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1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