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4 16:04 | 来源:于见专栏 | | [电商]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行业增速见顶,家电龙头也逃不开。
过去几十年,房地产行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也为家电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红利。然而,随着政府调控政策的收紧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趋于结束,家电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各品类家电均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终端市场需求不振,渠道库存压力加重的困境。或是急于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已经在A股上市多年的美的集团,开始谋划赴港IPO了。
成功在港股上市的话,那么在国际化战略的布局上,的确会更加有利。但同时也存在稀释A股股本、收益摊薄继而造成A股股价下跌的负面影响。不过,美的集团近几年面临转型阵痛、业绩和盈利增速持续性放缓等经营压力。种种忧患,都让美的集团急于穿越产业下行周期。
行业增速见顶,家电龙头也逃不开
近年来,家电市场不管是内销还是外销,都算不上乐观。根据行业数据统计,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2021年同比基本持平。但看消费类别,则是有跌有涨。上涨明显的类目仅有粮油食品,中西药品和石油品类。下跌明显的则是服装鞋帽、家具类和家用电器类。
这份数据透露出一个明显的消费信号,消费者对于耐用品的需求大幅下降了。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即便美的集团作为家电龙头,也无法独善其身。
近三年美的集团的业绩增速,从2020年的2.2%到2022年的0.8%,可以说是接近停滞。不但是营收止步不前,净利润也在逐年下滑,2022年的净利润增速更是最近10年的最低纪录。
业绩没有进步,那资本市场的自然无法继续“厚待”。根据美的集团在A股市场的表现来看,2020年11月美的集团市值首度突破6000亿元,但此后一路震荡走低,目前其市值在3820亿左右。
2023年一季度家电市场有所回暖,美的营收962.6亿,同比增长6.5%;再看友商,海尔智家同期营收650亿,同比增长7.9%;略胜美的集团。
另一方面,虽然格力营收规模不敌美的集团,但盈利能力格力却是把美的集团抛在了身后。过去两年,美的净利率则为8.67%和8.5%,而格力的净利率则是12.18%和12.15%。
以上种种,都让美的集团变得焦灼起来。因此美的集团在资本市场腾挪不断,陆续把子公司拆分上市,然后现在又准备通过境内和境外的双重融资方式,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业务扩张的需求。
然而,美的集团的这一举措并未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支持。股价的持续下滑使得投资者们开始怀疑公司的战略决策,并对美的集团奔赴港股上市这一决定产生质疑。站在A股股民的角度来说,美的集团的资本操作手段,忽视了他们的利益,自然是不赞成的。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美的集团在资本市场频繁折腾,是为了扩大企业估值。就拿美智光电来说,成功上市的话,估值预计能接近百亿。但藏在美的集团身后,美智光电的估值大概只有10个亿。
但问题是,美智光电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从2021年就向深交所递交了申请,但经过三轮审核询问后,去年美智光电撤回了上市申请。原因是美智光电和美的集团的客户销售重叠占比超过了八成,独立性存疑。
今年4月,美智光电又提交了新的上市申请,然后再次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至于最后命运如何,还要再等待。
被“砍掉”的SKU,小家电也式微
美的集团于1968年创立,早期从事塑料瓶盖、玻璃瓶等产品的生产,后通过整合与拓展,现已成为多元化家电龙头企业。从美的集团的发展历史来看,其业务多元化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是产品品类多元化阶段。2010年以前,美的集团通过内生发展、合资经营以及兼并收购不断丰富产品线。截至2008年年底,其产品品类已覆盖白色家电、厨房电器、小家电及家电上下游的压缩机、电机与磁控管等领域。
第二个则是业务区域多元化阶段。2010年后,随着国内家电市场日趋成熟,同类竞争加剧,美的集团开始通过海外并购进行国际化布局,进而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截至2016年年底,美的集团已建有17个国内生产基地和12个海外生产基地。
如今,放眼整个家电市场,销量最坚挺的板块当属空调产品,这跟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长时间酷暑天气有很大的关联。
如果不是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助力,美的集团可能连这部分的增长也会失去。但问题也在于依靠外部的助力并不稳定。美的集团的业绩增长来源,还需要找到更准确的答案。
过去几年,因为疫情原因小家电品类迎来高光时刻。小家电的逆势上扬,也被行业看作希望的曙光。美的旗下的小家电事业部,看着火热的市场,赶急赶忙地推出了一大堆新品。
虽然美的集团是名副其实的家电龙头,但并不是所有家电品类都能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再加上,很多小家电都自带“网红”基调,在社交媒体上火爆那么几个月热度就没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2022年美的小家电品类有900多个SKU滞销。美的集团也扛起了这个教训,更换生活电器事业部的负责人,并下了狠心直接撤销掉这批SKU,带来约两千万的亏损。贪心引发的后果很致命。
美的集团能把空调做大做强,是因为空调产品的门槛高,美的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压制其他中小企业的竞争。但小家电的准入门槛低,产品更新迭代快,这就使得美的集团在空调上的套路无法复制到小家电业务上。
在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的家电市场,作为龙头的美的集团,用更稳健的节奏来发展,或许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B端业务未成气候,转型阵痛难熬
今年3月份,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AWE家电展如期召开。过去,美的集团一直都会把握住机会进行新产品展示,刷够存在感。不过,今年的家电展美的集团却罕见地缺席了。外界都在猜测美的集团是否真的就此把家电业务抛诸脑后,一心一意发展TO B业务。
也不怪别人会有这样的猜测,如今的家电市场,不管是哪个品类的赛道,基本都能看到天花板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是哪个品类,美的的产品线都布置得很扎实。但实际上,现在的美的集团,旗下合计五个大板块的业务,只有一项是针对C端的,其他四类都是围绕B端进行。
在2020年内部大调整后,美的集团业务主要包括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和数字化创新业务。
智能家居为消费类电器,其他的四大板块则是美的集团所搭建的第二增长曲线。但是从收入占比来说,传统消费类电器依然是占据了大头,其余四个模块无法在短期内成为美的集团的业绩支柱。
2022年美的TO B业务全年营收约900亿,占整体营收约24%,同比上升3%。就数据来看,目前美的集团TO B业务体量不够大,上升势头也不够明显。
从财报及动向可以看出,美的集团每年花费过百亿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探索上。急吼吼要摘下“家电”的标签,同时高高举起“科技”旗帜的美的集团,想要向资本市场讲更有前景和更有价值的故事。但从股价表现也能看出,投资者不接受“画大饼”。
家电企业的“科技”水平,要不用钱砸出来,搞研发,但这需要大量的时间,美的集团等不起。那剩下的选择虽然还是用钱砸,但“买买买”能缩短时间,把拥有对应技术的企业直接买回来。
美的集团在2017年花费将近300亿买下德国库克公司,点亮了“工业机器人”基因;2020年再买下合康新能,实现了在新能源市场的占位;然后是买下菱王电梯,进入了楼宇智能领域。2022年买下武汉天腾动力……美的集团的买买买还在继续。
今年5月,美的集团再次看中了科陆电子。而这个举动,被业界认为是美的集团为了应对今年格力控股盾安环境的竞争手段。
虽然美的集团可能“不差钱”,凭借着庞大的业务线和收购策略的确能壮大自身。然而,面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这样的发展策略也逐渐暴露出问题。
庞大的业务线导致了管理层分散注意力和资源,难以集中精力应对市场的挑战。同时,频繁的收购也给公司带来了整合难题和内部管理的困扰。这些问题使得美的集团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结语
尽管面临着多重外部挑战,但美的集团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其行业地位难以撼动。如今美的集团正处于从家电企业迈向科技企业的转型过程中,阵痛难以避免。
初现雏形的B端业务规模的确无法与传统家电业务相提并论,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像其潜在成长与可能性。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的格局并非一日之功,期待美的集团能尽早迎来破局之日。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