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 15:11 | 来源:工人日报 |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连日来,氢能概念股集体飙涨,30余只个股涨幅超过5%,整个板块位居行业涨幅榜首位。......
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连日来,氢能概念股集体飙涨,30余只个股涨幅超过5%,整个板块位居行业涨幅榜首位。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氢能成为“绿色办奥”理念的重要体现。从“飞扬”火炬到氢燃料汽车以及赛场照明,亮起的都是“绿”灯,大大减少了碳排放总量。
“每卖出5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代表业界发声:以新能源智能化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换道超车”。
继2021年年末“双碳”政策体系两大纲领性文件发布后,今年以来,中央及部委密集谋划,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并加快落地。《“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绿色低碳产业将迎巨大增量空间。
创新型企业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3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庆首个零碳小屋,该项目以“零碳建筑”和“零碳科技”展示为目标,结合缙云山自然环境优势,以展示、宣传、教育为主要功能,打造零能耗、零废水、零废弃物的“零碳”样板工程。
建筑设计单位中冶赛迪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重庆首个零碳小屋,构建形成了“光伏+储能+充电桩”一体化的多元互补能源发电微电网系统。项目采用的木结构可以储存10吨碳,相当于一辆家庭汽车连续行驶两年的碳排放。
记者在现场看到,夜幕降临,零碳小屋利用白天储存的能量为小屋提供着夜间景观照明,成为缙云山上一道亮丽的夜晚风景。
而在重庆高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正抢滩布局,以“低碳之谷”建设为抓手,着力集聚低碳产业,推进智能化改造,探索双碳战略下的科学城方案。
重庆高新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绿色低碳产业增速45.5%,增长态势迅猛。力争在“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产业总规模达500亿元,引领整个西部乃至全国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
作为全球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最大的能源央企,国家电投集团于去年底在科学城落地了国家电投西部生态能源研究院等两个项目。
“我们将立足高新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转化,及科学城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在科学城就地孵化落地一批创新型企业,为科学城的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低碳动力。”国家电投重庆绿动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作旺说。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新能源汽车有相关企业1.2万余家,风能企业360余家,光伏企业2600余家,超过一半以上的企业在2021年成立。
低碳转型将创造巨大的投融资需求
清华大学气候研究院的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实现碳中和所需要的绿色投资大约在100万亿元至500万亿元之间,绿色新基建领域被资本看好。
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估算,实现碳中和至少需要累计新增投资138万亿元,超过每年GDP的2.5%。
“实现碳中和可以带来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低碳领域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机会,带来经济竞争力提升、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多重效益。”近日,高瓴资本创始人兼CEO张磊如是说。
据了解,在新能源技术、材料、工艺等绿色新基建领域,高瓴资本按照碳中和技术路线图,深入布局光伏、新能源汽车和芯片等产业链的上下游。
截至2022年3月25日,全球低碳领域本年度共发生127起投融资事件,总融资金额约1491.88亿元。国内低碳领域本年度共发生91起投融资事件,总融资金额约626.82亿元。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对低碳能源转型的投资总额于2021年达到创纪录的7550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 27%。
“此前我们做了一项重庆绿色投资研究,光是重庆这么一个直辖市,要实现碳中和,估算未来30年内就有13万亿元的绿色投资需求。”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说。
在张磊看来,低碳转型是企业打破发展惯性、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更是主动作为、重塑核心竞争力的历史机遇。碳中和既是企业应对产业变革的关键举措,也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将奠定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优势。
低碳氢能或将成就新蓝海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川渝代表们建议,支持成渝氢走廊建设,布局建设加氢站及面向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测试、检测、认证公共服务体系等。
3月27日,记者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明天氢能燃料电池一期项目看到,已经建设完成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测试车间、试制车间和西南工程研究中心,今年燃料电池系统产能可达到千台套/年。
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经与多家国内整车厂在燃料电池整车领域达成了合作,相关技术研发也在持续推进中。整个项目完成后,明天氢能将以两江新区为基地,为全国市场提供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集成、测试、燃料电池车辆开发与运营服务,2025年全部达产后可实现产能万台套/年。
近年来,氢能产业和氢能基础设施在重庆发展势头迅猛,重庆两江新区正加速在氢能源领域的布局。目前,两江新区已引进和培育了明天氢能、德燃动力、江苏清能等一批燃料电池产业的核心企业,落地了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氢能国检中心,逐步完善了集燃料电池产业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制造、研发应用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布局。
据了解,氢能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是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在碳中和背景下,氢能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全国已形成京津冀、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五大产业集群,覆盖了氢能的制备、储运及应用等领域。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技术创新与产业策划中心主任戴剑锋表示,目前中国新型储能已经从实验室阶段,进入了商业化应用的初期。今年以来,各省市加快推进储能项目的落地,有超过20个省份明确了配套储能设备的配储比例。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