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09:23 | 来源:电鳗快报 | | [IPO]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甘源食品曾两次质检不合格,其产品质量“亮红灯”。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在2014年第二阶段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甘源食品因2014年4月28日生产的肉松味瓜子和....
《电鳗快报》文/尹秋彤
近日,休闲食品企业甘源食品成功过会,距离公司登陆中小板的时间也越来越近。经《电鳗快报》研究发现,该公司在官司缠身、披露不全,以及食品质量、销售、研发等情况等方面有诸多疑问。藏有如此缺憾,甘源食品IPO能成功吗?
两次质检不“过关”
对甘源食品来说,食品安全该是其首当其冲的重点。
甘源食品曾两次质检不合格,其产品质量“亮红灯”。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在2014年第二阶段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甘源食品因2014年4月28日生产的肉松味瓜子和蟹黄味瓜子过氧化值不合格,登上“黑榜”。另据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数据,甘源食品2014年11月16日生产的蟹黄味瓜子仁同样因过氧化值不合格被北京市药监局公示并被采取停止销售措施。
另外,公司供应商广州市金妮宝食用油有限公司的食用调和油曾被广州市质监局列为不合格、食用大豆油曾被广州市食安办检测出食用油酸值超标;2018年5月16日,金妮宝因污水排放口外排废水中的氨氮浓度超标,被广州市南沙区环保水务局责令停止废水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并处以315.32元的罚款;提供包装袋的安徽猛牛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在2016年因生产不合格的多层复合食品包装袋受到行政处罚;广东江大和风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因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受到行政处罚……
甘源食品的产品安全是个大问题,公司在内部管理上有何漏洞?该怎样弥补?
官司缠身披露不全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今年1月20日披露《李照峰与冯媛媛、蒋立懿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李照峰诉被告冯媛媛、蒋立懿、甘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法院于2019年7月1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但该案审判结果并未在招股书中披露。
无独有偶,2019年12月9日,杨长生与萍乡市汉能暖通工程有限公司(已更名为萍乡市汉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甘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也未出现了招股书中。
2019年8月12日,法院披露了金沙县华欣食品经营部、蒋立懿买卖合同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原审被告便是甘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法院裁定民事裁定书撤销一审判决,认定上诉人金沙县华欣食品经营部上诉理由成立。此案在招股书中也找不到影踪。
经销体系混乱
天眼查显示,甘源食品在报告期内涉及多起买卖合同纠纷诉讼;据悉,是因为公司在贵州省的销售人员于2017年推出大型团购活动,但在收到贵州省内经销商付款后并不发货,引起经销商大范围诉讼,要求退款赔偿。法院最终的判定结果是甘源食品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公司的经销体系却因此被业内质疑“混乱”。
甘源食品销售渠道或单一。2016-2018年,甘源食品的主营业务收入按销售渠道来分,其中经销商模式收入分别为5.66亿元、6.35亿元、7.64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80.05%、80.77%、83.98%;同期,电商模式收入分别为1.04亿元、1.34亿元、1.3亿元,分别占占营业收入14.69%、17.1%、14.27%。而截至2018年上半年,甘源食品同行企业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良品铺子”),采用全渠道模式进行销售,包括直营模式、加盟模式、大客户团购、线上平台销售等,且线上与线下销售额占比较为接近。而作为其竞争对手的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津铺子”)、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洽洽食品”)等零食品牌也侧重“商超、便利店+网络零售”的渠道模式建设上。
“一条腿”走路的甘源食品,其倚重的经销商销售模式或存风险。检索法院裁判数据显示,2018年8月起,甘源食品与多家经销商存在买卖合同纠纷。从甘源食品的渠道布局来说,短板非常明显,公司存在品类、渠道、客户的局限,整体核心竞争力较弱,此时并不具备好的条件去IPO。公司如何释疑?
研发及竞争力缺失
《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休闲食品全网销售额为499.6亿元,但增速明显回落。且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文章,电商所代表的的线上红利似乎正逐渐消失。在线上市场趋稳的背景下,甘源食品欲分一杯“羹”或前途未知。但是,放眼整个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囊括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各同行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分散,竞争也相对激烈。未来,甘源食品或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行业发展报告》指出,2016年零食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量已超过1万家,增速为4.1%。且据经济信息网引援数据,2017年良品铺子以20.4%的占有率位列坚果炒货市场第一位,然而在休闲食品的大盘上,其市场占有率不足1%。
也就是说,连在布局线上市场“游刃有余”的良品铺子,在综合销售渠道方面,其市场竞争力也有些“逊色”。反观甘源食品背后,身负行业重宣传轻研发的“特性”、原材料价格下降反出厂提价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国内零食行业品牌普遍存在的重宣传轻研发问题,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或也将成为阻碍甘源食品发展的障碍。
资料显示,甘源食品曾于2015年11月完成数百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红杉资本中国。彼时,红杉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红杉资本一直以来都看好整个豆类零食的发展走向,这次能够选中甘源食品作为投资对象,是看中了甘源品类升级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但是,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该公司显然并没有在研发上下功夫。据了解,甘源食品从最初的瓜子仁、青豌豆、蚕豆等籽类炒货产品新增了坚果果仁、谷物酥等产品品类,并声称正在积极研发新品,但其研发人员仅有21人,占员工总数的1.25%。
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上半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312.07万元、305.69万元、604.30万元和198.47万元,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0.44%、0.39%、0.66%和0.44%;同期其销售费用分别为1.55亿元、1.67亿元、1.73亿元和8970.42万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91%、 21.24%、18.94%和19.98%。而良品铺子2016年-2018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550.43万元、2014.53万元和952.08万元;盐津铺子2018-2019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317.54万元和2690.07万元。
甘源食品能否做好整顿,顺利IPO?《电鳗快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