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书架需要怎样的童书

2019-11-21 03:53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王丹 | [文娱]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好的童书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孩子最早的“美商”启蒙,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也建造孩子与社会的情感连接。责任、勇气、自信、死亡这些宏大且永恒的人生命题乃至世界观的树立等,都悄然潜藏在一个个精心铺展的故事中。

        这年头,没陪孩子读过几本绘本,都不好意思加入亲子话题的聊天。列清单、囤童书这部分工作,已被一些85后、90后年轻父母提前到备孕阶段来进行。童书到底有多热,市场是最灵敏的感应器。就在刚刚闭幕的上海国际童书展上,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少儿图书在整体图书市场中的码洋比重为26.05%,继续保持正向增长。

        好的童书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孩子最早的“美商”启蒙,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也建造孩子与社会的情感连接。责任、勇气、自信、死亡这些宏大且永恒的人生命题乃至世界观的树立等,都悄然潜藏在一个个精心铺展的故事中。或许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日本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提出“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的观点。他认为,我们自己是孩子的时候、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还有生命即将落幕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童书蛋糕越做越大,国内市场格局也早已不再是专业社一家独大,几百家出版社先后抢占童书市场,都想要分得一杯羹。但热闹和繁荣背后,进口多国产少,老书霸榜新书难入榜等结构性隐忧也不容忽视。统计数据得出的结论与大众的日常体验基本吻合。在笔者对身边年轻父母所做的小型调查中,引进版童书占据了孩子书架的一半还多,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九成的父母会优先选择购买引进版童书。

        家长青睐引进版童书,和我国童书市场起步晚不无关系,同时也暴露出国产童书发展中的问题和短板。近年来,擦亮国产童书这一品牌已经成为国内童书出版界的自觉,但优秀人才队伍不强、原创内容生产乏力等问题远不是短期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尤其是有的童书出版机构不潜心做原创,而是想方设法钻知识产权保护的空子,发挥“蹭经典”“打擦边球”之能事,热衷挣快钱,严重损害了国产童书的品牌,加深了一些家长对国产童书“粗糙”“不高级”的刻板印象。

        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瑰丽奇妙的神话故事、形形色色的传说民俗等,是原创国产童书的“IP富矿”。《团圆》《北京的春节》《妖怪山》《给孩子的故宫系列》等深挖“中国元素”的童书甫一面世就广受好评,那些在图书创作中做足“中国味”文章的童书凭借较高的辨识度和美誉度,也总是能成功吊起市场的胃口。当然,正如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小人书”也不是低智版的成人故事书,它需要创作者投入更多的智慧,倾注更多的心血,敬畏专业,尊重规律。那些仅想把国产童书做成快消品,随意拼贴中国元素,徒有其表而无思想内核的“垃圾食品”,迟早会被市场抛弃。

        “小人书”不是小问题。图书市场应给孩子们的书架更多更好的选择,为迫不及待要去打量这个世界的孩子们送上一套合用的“组合镜头”。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0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