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08:37 | 来源:阿尔法工场 | | [券商]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导语:争议恰恰反映出了相互宝这个产品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相互宝的成长烦恼,在上线第8个月后开始显现。 这款“大病互助计划”现象级产品,因为救助人数和用户分摊费用的增加,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一些争议。为...
导语:争议恰恰反映出了相互宝这个产品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
相互宝的成长烦恼,在上线第8个月后开始显现。
这款“大病互助计划”现象级产品,因为救助人数和用户分摊费用的增加,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一些争议。为什么救助人数会增加?会不会有人骗互助金?疑问之外,一些超乎常识之外的谣言也不胫而走。
01艾宾浩斯错觉
回想2018年12月,相互宝刚刚上线2个月时,用户每月只需分摊3分钱,便可参与到其大病互助计划之中,获得10万到30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障。超低的门槛与全民普惠性特质,使相互宝在一夜之间蹿红,用户人数以百万量级迅速递增,目前用户总数已超过7800万人。
但是在上线8个月后,救助人数已经由之前的个位数发展到了百位数,分摊金额也从一期几分钱上涨到了0.94元。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6月份,相互宝总救助人数增长至250人,人均分摊0.84元;而7月份第一期救助人数增长至287人,人均分摊0.94元。预估7月份第一、二期总救助总人数增长至600人,人均分摊1.85元。
点击可看大图。
参考产品刚发行时的数据,不少用户对如今出险数和分摊金额的大幅度增长表示难以理解。一些用户怀疑其他用户带病投保、骗保。更有谣言说可以在自己人体中植入甲状腺癌细胞,以此骗取支付宝上相互宝的互助金。
其实,相互宝还是那个相互宝。用户在相互宝上的争议,是一种典型的艾宾浩斯错觉(Ebbinghaus Illusion)——这是由参考物引发的,对实际大小知觉上的错视。
在下面的错觉图中,右侧围绕较小的圆的橙色圆,看上去比左侧围绕着较大的圆的橙色圆,要大得多。其实两个橙色圆是一样大的。
这个以发现者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的名字来命名的现象说明,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一般会基于之前的经验和不当参考而做出判断,而行为和知觉系统则会受到愚弄。
如同被小圆围绕的橙色圆显得比大圆围绕的橙色圆大一样,拿2019年6月份的数据和2018年12月的数据相比是不合理的,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第一,相互宝的总人数在不断增加,基数变大后,患病的人数自然就会增长。
第二,相互宝为了防范带病加入,每位加入相互宝的用户都有三个月的等待期。在等待期的病患是不符合救助规则的,所以在前期求助人数会较少。
第一点比较容易理解,什么是第二点中的3个月等待期呢?相互宝中的等待期类似保险等待期,即:在保险合同生效的这段时间,即使发生保险事故,也不能获得保险。一般重大疾病保险都是90天等待期。
从加入相互宝首日起,90天(包括第90天)都属于等待期。在这个期间内,正常确诊患病是不能申请互助金的。之所以这样设置,是为了防范带病加入等风险,保护用户的利益。
如果用户遭遇意外伤害而产生重症大病,经二级合格及以上公立医院确诊,可以申请互助金。相互宝在等待期也是要参与分摊互助金的。毕竟自己在等待期,并不代表其他成员都在等待期。
正确的比较方式,应是用当月的数据与“经验数据”做比较。经验数据是指重大疾病的普遍发生率,即保监会《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而非某一平台前期重大疾病的发生率。
如果用相互宝平台上每月的实际发病率除以经验发病率,我们就可以看到相互宝上的发病率是否超出了正常水平——如果超出了就说明有骗保的嫌疑。
从下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在产品发行初期,相互宝上的实际发病率只有经验发病率的0.1%,而今年7月的预估值,也只有经验发病率的15%。
点击可看大图。
这一方面意味着相互宝平台的发病率远低于经验值,另一方面,从统计概率的角度,用户越多发病率必然越接近经验曲线,这表明相互宝的用户规模还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
02产品特性决定争议将是常态
相互宝的数据之所以引发了用户的艾宾浩斯错觉,主要是由其产品属性决定的。
首先,相互宝作为一个“大病互助计划”平台,其公益性及非盈利特质决定了其数据透明的属性。同时,鉴于用户规模的庞大,所以出现任何数据波动都可能即时引发部分用户的敏感。
尽管与保险产品有显著区别,但类似的功能性,使相互宝难免总被外界与前者进行比较。相比于保险类产品,相互宝用户在其平台上可以看到在保险产品中看不到的后台信息。
比如:在相互宝的界面首页,任何用户都可以看到每一期的出险人数、分摊金额以及金额的计算方式。
反过来看保险产品,用户与保险公司构成一对一的合同关系,只知道自己的赔付额,并不能看到其他投保人的数据,对于概率和经验曲线并不熟悉。
因此,当庞大的用户群体,用“保险经验”来审视一款能够看到了更多后台信息的“大病互助计划”时,必然会从概率上增加用户发生疑问的频率。
其次,“大病互助计划”这一产品模式的前沿性,决定了公众对于互助模式、制度及规则的理解是循序渐进过程,故而在初期规模急剧扩大时,对运营能力提出了较大挑战。
实际上,用户对于相互宝的很多质疑,正是对于规则和制度不够理解而导致的。
比如上文所言,用户认为救助人数增加不合理,怀疑可能是有人欺诈。但实际上这是概率问题,只要用户基数足够大,就必然会发生——毕竟重疾现在越来越高发,光癌症一类中国平均每分钟就有7个人确诊。就算相互宝每期救助300人,发病率也远低于社会平均标准,发病率只有保险行业发病率的百分之十几。
再比如,相互宝的分摊金额根据实际救助出险的情况而定,同时又明确了2019年分摊金额封顶188元。但对于诸多以“保险经验论”来审视相互宝数据变动的用户来说,这样的显著不同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对他们的认知造成挑战。
用户在制度与规则理解上表现出的不充分或争议,某种程度上也是相互宝运营盲点的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产品完善的过程。
例如:在加入相互宝的健康告知中,此前会有一条是“近两年内没有连续服药30天”。但很多人对于这个概念有争议,最后这条规则调整为“近两年内没有因病遵医嘱需连续服药超30天”。也就是说,只要医嘱中没有明确写明用户需连续服药超30天,即符合标准。
可见,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相互宝在用户端与运营端,均是一个不断权衡利弊、不断完善的过程。
随着相互宝的发展,每期救助人数从几十个人到上百人,如今已至几百人,随之而来的成本和技术挑战也不容忽视。
第三,相互宝先提供保障、再由参与者分摊费用,用户掌握主动权,这种模式决定了关于用户体验的争论与争议是常态。
在保险模式中,保险公司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对不同的用户,保险公司推出千差万别的产品。理赔时,用户与保险公司构成一对一的利益关系,赔不赔、赔多少与其它投保人无关,公众不需要、也不能够获得相关信息。
相互宝先提供保障、再由参与者分摊费用。尽管算下来,每位帮助者向每位被帮助者支付的钱还不到半分;但在这“不到半分钱关系”关系中,每个救助案例都要向千万级用户公示接受监督。
如是,相比保险公司牢牢掌握主动权,在相互宝的大病互助计划模式里,主动权交给了用户,压力给了自己。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在博弈关系中,谁的地位更强势谁便拥有话语权。所以对于拥有7800万“强势”用户的相互宝而言,只要话题引子冒头,便难免引发部分用户的讨论甚至争议,进而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
天生自带争议基因,了然这一点,或许在日后再遇见相互宝上热搜时,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争议基因,也是促动相互宝不断进化的一重主要动力,有例为证:
在互助金标准上,此前的规则是只要患了互助范围内的100种大病,可获得互助金额都是39岁以下30万,40-59周岁10万。但是在运行中, 早在今年五月,相互宝对该规则进行了修改,将甲状腺癌中的轻度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病种划分至轻度重症,互助金改为5万元。
03相互宝还是那个相互宝
根据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的研究报告,我国目前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都较低。一方面我国整体保险密度和深度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内部区域分布不平衡,中西部大部分省份处于全国水平以下。
来源:建信人寿战略发展部研究报告。点击可看大图。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商业健康险的覆盖率仅为6.7%,保障型产品覆盖率低。供需总量不平衡,产品普惠性不足。
从产品角度来看,我国人身险产品覆盖率不足,有巨大的“普惠”空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和健康管理需求巨大。
来源:建信人寿战略发展部研究报告。点击可看大图。
中国目前每年新增大病患者约140万人,而且每年还在增长,中国现有人口约14亿。
这为“大病互助计划”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更让普罗大众在社保医保之外多了一份基础保障。作为头部平台,相互宝使得中低收入人群、隐形贫困人群更容易获得健康保障,一定程度上缓解和防范了该部分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致穷的现象。
相互宝的普惠性,与其非盈利和公益性是相得益彰的。相互宝不赚取保险公司盈利模式中的“三差”:
1)理赔差:比方说精算师计算保险公司会赔三个现在只赔了两个;
2)费用差:比如公司预算今年的水电、工资等预算如果比实际的少;
3)投资差:就是保险公司会拿部分的钱来进行投资。保险公司投资的主要手段是协议存款、银行次级债、国家重点项目、国债、还有基金。
相互宝目前是在贴钱提供分摊扣款的技术服务和审查费用。而且,如果运营及调查成本降低了,相互宝还会降手续费率。另外,相互宝是免费加入有救助了才分摊,所以也没有资金池。
相互宝在为用户提供了普惠价值之外,其价值更在于为规模空前的至少十亿支付宝用户提供了保障教育课程。用一种便捷、低门槛、去中心化的方式,让庞大的用户群体了解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年轻人。
大多数年轻人觉得自己年纪轻,从小也不怎么生病,怎么会得重大疾病?而且年轻人收入有限,不论是学生或是刚刚踏入职场,也不愿意在保险上花成百上千;就是出了事理赔起来也很困难。
加入相互宝之后,每期数百宗案例让他们深切地感到“人生无常”,疾病和意外随时可能发生。相互宝用每个人身边活生生的例子给年轻人上了一堂免费的健康、风险教育课。
支付宝入口,以及每月不及一瓶可乐钱的保额,使得大部分的年轻人很容易参与进相互宝。
以一种年轻人能接受的模式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风险管理产品,产生更多的需求,相互宝作为一场规模空前的保险教育课程,能为帮助保险行业省掉很多教育成本。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难发现,争议恰恰反映出了相互宝这个产品旺盛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争议背后,相互宝依旧还是那个相互宝。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