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1 03:06 | 来源:证券日报 | | [要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本周公开市场将有2100亿元逆回购到期,除去周一到期的800亿元,周三至周四分别有600亿元、600亿元和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五没有逆回购到期。
主持人吕江涛: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渐显,我国经济实现平稳开局,下行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未来,面对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诸多不确定性,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箱里还有哪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供使用,本报今日推出相关采访和解读。
6月10日,央行以利率招标形式开展了3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55%。同时,6月10日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资金实现净回笼500亿元。总体来看,本周公开市场将有2100亿元逆回购到期,除去周一到期的800亿元,周三至周四分别有600亿元、600亿元和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五没有逆回购到期。
回顾上周公开市场情况,周一至周四均开展逆回购金额总计2100亿元,MLF投放5000亿元。在到期资金方面,一周共计5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并有4630亿元MLF资金到期,共计9930亿元资金到期,资金净回笼2830亿元。
近期,受银行业突发事件冲击,中小银行流动性备受市场关注。光大证券的研报指出,受到突发事件和资金集中到期影响下,央行超量续作5000亿元MLF呵护市场。总体而言,面对年中基础货币缺口承压和风险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央行尚无意于通过“大水漫灌”来解决,货币政策更多从“稳流动性”入手,通过基础货币投放的“连续小幅滴灌、锁短放长”以及增强与市场沟通等方式,恢复市场信心。
值得一提是,央行行长易纲近日在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就中国经济金融形势、人民币汇率、贸易问题等阐述了立场。易纲表示,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济基本面良好,人民银行将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将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同时,易纲强调,G20各方应共同显示出合作解决贸易摩擦的意愿,向国际社会发出积极信号。中国宏观政策空间充足,政策工具箱丰富,有能力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专家指出,目前,央行有充足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央行的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及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开展常备借贷便利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并确立“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率新框架;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多措并举支持扩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充分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稳妥推进利率“两轨合一轨”;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包括继续在香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
对于后期央行货币政策走向,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当前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持续“转鸽”,在部分央行开启降息周期的外部环境下,海外利率仍处在下行趋势当中,5月份境外机构增持了我国国债等债券,而且境外机构对利率债的参与程度已经较深,因此这将边际上影响利率债走势。总体而言,我国货币政策利率工具将更加灵活,长期来看中国可以适当跟随全球货币政策降低政策利率,也可以考虑进一步下调TMLF利率实现降低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目标。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