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7 10:16 | 来源:未知 |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为应对业绩压力盲目扩张资管业务的国盛金控(14730,-002,-014%),已出现严重“后遗症”。
国盛金控的核心平台国盛证券,其旗下的资管平台近日被爆出多个资管产品面临兑付违约,引爆市场恐慌。一位券商业内人士指出,国盛资管多个资管计划借款给经营不善的公司,无疑是“刀口舔血”,现在的局面是公司盲目扩张的“后遗症”。
遗憾的是,尽管不惜投资瑕疵标的,国盛证券仍未能如愿完成2016年、2017年的业绩承诺。更令人担忧的是,国盛金控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净利润亏损1.10亿元,更预计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66.82%-33.64%,国盛证券2018年的业绩承诺恐难达成。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向国盛金控董秘办发送采访函,欲了解公司经营情况,但对方并未就具体问题做出回应。
国盛资管债券违约
近期,上市公司国盛金控的核心平台国盛证券,其旗下的资管平台国盛资管连踩多家上市公司“地雷”,多款资管计划被爆出违约或面临兑付风险。
2016年9月份设立的国盛资管神鹰100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通过方正东亚信托向上市公司龙力生物发放5笔贷款,共计2亿元。据媒体报道,按照合同龙力生物应于2018年3月30日偿还神鹰100号信托计划第一期利息144.03万元,但截至目前,龙力生物未履行上述付息义务,已构成贷款违约。
这不是国盛资管首次爆发债券违约,早在今年年初,国盛资管旗下的神鹰123号千山药机(9.640, -0.21, -2.13%)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就已出现违约。按照合同约定,千山药机应于2018年1月12日前支付利息223.39万元,却迟迟未能付息。国盛资管在公告中表示,千山药机已构成贷款违约,“其逾期还款行为已对本集合计划造成实质性损害”。
目前,国盛资管手中类似的资管计划仍有不少。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国盛资管旗下共有26只资管计划。这些资产管理计划主要投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经穿透后,最终投向A股上市公司或征信类政府平台。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上述产品中最终投向A股上市公司的资管计划至少有9只。然而,这些资管计划投向的上市公司中有多家经营不善,目前已深陷债务危机,此番被爆出违约风险的产品就在此列。
“都是同一批人做的风控,这种雷往往是一系列的。”一位从事券商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已有至少2只产品出现违约,说明国盛资管风控不过关,同时期的产品恐怕都不乐观”。
目前,除了已经出现违约的产品,国盛资管另外几只产品投向的上市公司也陆续出现债务危机。
国盛资管神鹰91号集合资产管理共募资1.5亿元,指定万向信托给上市公司猛狮科技(8.290, -0.07, -0.84%)发放贷款。然而,猛狮科技经营不利,2017年净利润亏损1.72亿元,创下历史之最,恐无力偿还贷款;国盛资管神鹰102号集合资产管理募资2亿元,并指定万向信托向天业股份发放贷款,2017年年底,天业股份出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已被多家银行申请冻结资金;另外,国盛资管神鹰118号凯迪生态(4.990, 0.00, 0.00%)集合资产管理募集资金2亿元,指定方正东亚信托设立向凯迪生物发放信托贷款。国盛资管在发布的公告中表示,凯迪生态中期票据违约、主体评级下降及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等事项,可能导致其对信托贷款的偿还能力下降,从而对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造成损害。
为了解事件详情,《证券日报》记者拨打国盛资管官方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
业绩承诺或难完成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国盛资管多个资管计划借款给经营不善的公司,是“刀口舔血”,现在的局面是其盲目扩张的“后遗症”。
而国盛资管蛮力扩张的背后,是母公司国盛证券沉重的业绩对赌。
2016年,原A股上市公司华声股份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公司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中江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江信托”)等9家单位持有的国盛证券100%股权。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更名为“国盛金控”。
资料显示,国盛证券控股国盛期货、国盛资管、全钰投资多个平台,主要收入来自证券行业。根据交易双方签订的业绩承诺,原股东中江信托承诺,国盛证券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7.4亿元、7.9亿元及8.5亿元。
为完成业绩承诺,除了不断提升自营业务收入,国盛证券近两年大力发展资管业务。2016年,上市公司向国盛资管增资2亿元,又于2017年向其提供10亿元的担保。资金投入效果显著,2016年有数据可对比的13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中,国盛证券资管子公司的净利润增幅排名第一,高达2199%。2017年,国盛资管营业收入增加138.31%,净利润增加77.55%。国盛金控2017年年报显示,资管业务占国盛证券业务的比例从2016年的4.12%上升到9.24%,是仅次于经纪业务、证券自营和股票质押业务的第四大利润来源,高于投资银行业务的利润。
事与愿违的是,尽管自营业务和资管业务持续扩张,但国盛证券的其它业务却在下滑。国盛金控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减少21.80%,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减少55.26%,国盛证券仍未能依靠国盛资管的业绩增长完成业绩承诺。公告显示,国盛证券2016年、2017年实现扣非净利润分别6.08亿元、6.43亿元,业绩承诺完成率仅82.19%、81.37%,均不足100%。
在年报中,国盛金控将业绩不达预期归因于2017年市场不景气,然而,2018年市场波动加剧、资管新规又将冲击资管业务,在这样的局势下,国盛证券2018年要完成8.5亿元业绩承诺,可谓“压力山大”。
2018年上半年,国盛证券的成绩仍然不理想。
自2017年6月30日出售线缆业务后,国盛证券已成为国盛金控主要利润来源。公司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国盛金控营业收入为3.13亿元,同比减少45.98%,净利润亏损1.10亿元,同比减少414.90%。更令人担忧的是,国盛金控于一季报中又掷出一枚炸弹,称公司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将下滑66.82%-33.64%,实现净利润或只有1.51亿元。
对此,《证券日报》向国盛金控董秘办发送采访函,欲求证债券违约实情及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对方回复表示,公司将做好投资者沟通工作,并未就具体问题做出回应。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