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载4波"奔私"潮扰动资管江湖 公募离职高发背后何解

2018-04-12 09:22 | 来源:未知 | 作者:郭璐庆 | [基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前,兴全基金的灵魂人物、执掌兴全13年的杨东离职“奔私”,留下其在公募基金的一段佳话,也再一次让外界喟叹公募基金再失一位大佬。
 

   日前,兴全基金的灵魂人物、执掌兴全13年的杨东离职“奔私”,留下其在公募基金的一段佳话,也再一次让外界喟叹公募基金再失一位大佬。
 
  1998年至今,公募基金走过风雨20年,制度的保障让公募基金成为最受投资人信赖的资管产品之一。但也不容否认,廿载发展,公募基金体制的僵化、繁琐的程序、激励的缺失等让不少公募大佬心生去意。
 
  从2007年的“奔私”开始,一批又一批公募基金经理下海,最新统计,目前“公募派”私募的管理规模约5000亿元,约占整个证券类私募总规模的22%,已然成为私募江湖的中流砥柱。
 
  随着私募自律制度愈发规范和“公募派”私募的进一步壮大,公募基金注重基本面研究,不追涨杀跌的传统也成为私募的主流操作手法,规范的私募为整个资管行业的正本清源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募派”成中流砥柱
 
  “奔私”始于2007年,后来2009年市场走出阶段性的牛市,第二波“公奔私”风起云涌,曾昭雄、孙建冬、许良胜等公募基金经理都在这一年转投私募,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再到2014年基金业协会推出备案制,2015年大牛市行情推动,逐渐迎来第三波、第四波“公奔私”潮,“公转私”的人数进一步攀升。
 
  10年奔私路,证券类私募基金在资本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重要性举足轻重。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末,上海地区百亿级私募基金17家,总规模超过1500亿;北京地区百亿级私募基金2家,总规模约800亿;华南私募总规模也超过500亿,百亿级私募也有2家。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18年2月份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数据显示,到2月末,私募基金的总规模单月增长2500亿元,首次突破12万亿与公募旗鼓相当,其中证券私募规模达到了2.6万亿。
 
  第一批“公奔私”的大佬们,为业界熟知的有赵军、江晖、石波、肖华、陈家琳等,他们普遍管理规模在20亿以上,有的突破百亿,更有发展成为管理规模在几百亿的巨型私募。
 
  至今,“公奔私”潮已超过十年时间,当时约有16位知名公募基金经理“下海”,包括肖华、江晖、魏上云、田荣华、石波、程义全等大佬级人物。
 
  随着私募行业走向规范化发展方向,行业地位的不断抬升,也成为不少公募基金经理的重要选择。
 
  在2015年的“奔私潮”中,当时一大批的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比如宝盈的王茹远、上投摩根的冯刚、新华的王卫东、汇添富的齐东超、华宝兴业的邵喆阳、华安的尚志民等。今年1月9日,上海宁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宁泉资产”)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大股东杨东持股70%,任执行董事,李智峰和张优勤分别持股28%和2%,该公司将主要做二级市场投资。
 
  这也直接证明,前兴全基金总裁杨东也走上了“奔私”之路。杨东曾经在2007年5000多点的时候敢于唱空股市,他执掌兴全基金的13年间特立独行,兴全基金也在其离职前创下了产品(兴全合宜)单日300多亿的销售奇迹。
 
  “基金经理自立门户,旨在形成自己的投资品牌,拓展投资事业,但这条多数人的道路并不容易,一方面需要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来吸纳资金,同时高效的公司治理能力及团队构建能力也必不可少,这些非投资因素很容易对投资造成干扰。”私募行业分析人士坦言。
 
  另一种“奔私”的方式是基金经理加盟已经成立的平台,基金经理更专注于投资,从而实现双赢,如:孙建波加入景林资产,邓晓峰加盟高毅资产。随着阳光私募行业内部竞争加剧,会有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选择这条资源整合之路。
 
  事实上,“公募派”在“奔私”后也体现出非常强的投研能力和市场认可度。格上研究中心统计,在股票型私募基金中,2017年公募派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平均获得16.6%的收益,领先券商派等其他背景的私募;回撤方面,公募派私募也控制得最佳,平均最大回撤低于8%,而其他背景的私募机构平均回撤在10%左右或超过10%。
 
  仍存在较多限制
 
  牛市以来,大量奔私,不少公募基金聘用未管理过产品的基金经理来接替“奔私”的基金经理。比如接替了邵喆阳的楼鸿强、接替了齐东超的雷鸣都是当时的“新手”;除了启用新人,部分基金公司也会选择一些年轻有为的基金经理。比如接手宝盈核心优势的张小仁,上投摩根行业轮动中代替冯刚的孙芳以及王卫东的接班人李昱等。相比前述这些公司提拔新人,也有的公司将老将派上场。比如在尚志民离职后,老将翁启森接替了基金经理一职。
 
  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对所在基金公司不啻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例如王茹远时代的宝盈,凭借着这位曾经的“公募一姐”,宝盈核心优势在2013年以56.39%的净值增长率拿下了混合型基金业绩排名第一。
 
  随着王茹远等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宝盈的业绩也一落千丈。天相顾投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剔除货币基金规模后宝盈的规模只有182.76亿,同比下降27.72%,在121家公募基金中排在第59位。
 
  分析人士指出,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一方面是既有的平台激励不足,基金经理希望能获得更好的回报;同样也有些公募老将,在原有公司中因为股东间的“内斗”离开,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与此同时,大量公募牛人转私募,也体现出公募基金无论对投资者还是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都在下降。业内人士坦言,公募基金在投资限制、业绩考核、利益统一、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限制。
 
  比如一直以来公募基金考核相对排名,基金经理绝对收益的动力不足,基金经理激励难以和股东利益、投资者利益达成一致。
 
  不过,牛市盛宴落幕,“奔私”者也大大减少。不论是2007年的“奔私潮”,还是2015年的“奔私潮”,都有一个共同的时代特点:均身处于激情澎湃的大牛市。
 
  第一财经便注意到,2015年下半年以后“奔私”的基金经理人数大大减少,热度也大为降低。当市场行情从谷峰跌至谷底,很多原本打算“奔私”的基金经理也就打了退堂鼓。“其实2015年下半年后大家的热情就少了很多。以前做得好的基金经理,自我努力勤奋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整个公司投资体系的支撑。简单说比如上市公司的调研、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流等,离开后都需要自己去落实,其实是不那么容易的。有一些去了私募的基金经理也有后悔的,也能理解。”北京某公募基金投资总监向第一财经表示。“公募基金发展20年,资产规模超过12万亿,可以说公募基金的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的成功。对外如此,对内也是如此。”上海某老牌公募基金高管也表示。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0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