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09:49 |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 [基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随着2024年基金年报的发布,一些基金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去年受稽查或处罚等情况曝光,据天相投顾不完全统计,2024年受到稽查或处罚的基金公司达35家。...
2024年基金年报已披露完成,过去一年部分基金公司及高管受到监管处罚的情况随之曝光。规定和制度执行不严是多数基金公司受稽查或处罚的主要原因,也有基金公司因投资、客户权益保护、人员管理、直播等方面存在问题受到监管处罚。根据年报披露的信息,多数基金公司都已完成了整改。
多家公司受稽查或处罚
随着2024年基金年报的发布,一些基金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去年受稽查或处罚等情况曝光,据天相投顾不完全统计,2024年受到稽查或处罚的基金公司达35家。
一些基金公司去年多次受到处罚。例如,某中小型基金公司去年两次受到处罚。因为未依法履行股权事务管理义务,在已知悉公司相关股权变动的情况下,未能准确判断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并依法及时报告相关信息。该公司被责令三个月内改正,整改期间暂停受理公募基金产品注册申请及新增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措施。该公司表示,积极整改,在此期间,公司所涉股权相关事务均及时完整充分地向监管机构报告。此外,因公开披露的基金产品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一季度报告和2024年二季度报告,未根据相关规定编制重要提示部分的内容,该公司在2024年8月14日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整改。但因董事会无法有效召开,公司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如期进行了信息披露。
头部基金公司也未能幸免,因个别规定及制度未严格执行,一家头部公司去年12月13日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谈话等措施。另一家头部公司也因部分制度机制不完善,规定执行不严格,去年7月26日被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并暂停受理ETF公募基金产品注册申请三个月,目前该公司已整改完成并恢复ETF基金产品注册。
规定制度执行不严成受罚主因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收到罚单的基金公司背后的问题千差万别,但是规定制度执行不严、内部控制不健全等成为高危区域。
因个别规定及制度未严格执行,某基金公司去年两次受到北京证监局处罚,分别被采取了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相关业务的行政监管措施。不过,该公司表示已完成整改,公司所有业务均正常开展。
另有华南的一家基金公司因个别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未严格执行个别规定及内部制度,被深圳证监局责令改正,相关高级管理人员被出具警示函。该公司公告称,管理人高度重视,已按相关要求进行全面整改并已将整改落实情况报送监管机构,整改措施包括完善内部制度及相关工作流程等。
此外,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因内部控制不健全,违反《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改正,相关高级管理人员被出具警示函;某基金公司因违反《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被深圳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责令改正;另有一家基金公司因违反《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以及《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被北京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要求公司在30天内提交书面整改方案,并在90天内完成整改。
公告资料显示,多家基金公司在去年都存在因个别规定及制度未严格执行而受到稽查或处罚的情况。
受罚原因呈现多元化趋势
去年,还有多家基金公司因投资、直播、客户权益保护、人员管理等问题受到稽查或处罚。
其中,一些基金公司在核心的投资决策环节出现“险情”,领受罚单。公告显示,弘毅远方基金因债券投资决策不审慎,且未能做好基金投资者结构与基金资产流动性的匹配管理,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改正。
明亚基金某单一资管计划产品由委托人推荐投资顾问,根据投资顾问的建议进行投资,存在“由委托人或其指定第三方下达投资指令或者提供具体投资标的等实质性投资建议”的情形。集合资产管理计划B成立于2021年12月,委托人为两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核查,两只私募基金穿透后的资金来源方与资管计划投资债券的发行人具有关联关系,基金公司未对两只私募基金的真实资金来源情况予以关注,以及未按时向监管部门报备高管变更。被监管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新增私募资管产品备案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还有基金公司因为一些相对“软性”的问题,引来监管关注。例如,一家基金公司的上海投资咨询分公司因在邀请外部专家参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以外咨询服务时,存在相关管控不到位,未严格规范有关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等问题,被出具警示函;该公司本身则因账户实名制管理不到位、客户权益保护不到位、人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此外,有基金公司在年报中介绍,因公司在人员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个别人员的任职备案材料存在不完整或错报的情况等,被监管出具警示函;还有基金公司公告,因专户产品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相关义务,被监管出具警示函;直播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一家基金公司被监管出具警示函;另有一家基金公司则因通讯工具管控要求等方面管理不到位,被监管出具警示函。
业内人士提醒,伴随着基金公司创新营销形式、投资者交流模式等,一些相对“软性”的问题不断涌现,给公募行业进一步规范运营敲响了警钟。
《电鳗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