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卫康三闯港股IPO 靠“开会”赚钱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2020-12-11 10:11 | 来源:投资者网 | 作者:未知 | [IPO]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麦迪卫康再次发布招股书,光银国际担任其独家保荐人。此举意味麦迪卫康在IPO失效两次后,再度发起赴港上市的冲击。

        

此前冲击港股IPO折戟的麦迪卫康健康医疗服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迪卫康”),近日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11月17日,麦迪卫康再次发布招股书,光银国际担任其独家保荐人。此举意味麦迪卫康在IPO失效两次后,再度发起赴港上市的冲击。

        、

        时间轴来看,2019年10月25日和今年5月8日麦迪卫康向港交所递表。显然,第三次持续冲击上市可见公司决心不变。

        “一般而言,在香港资本市场,IPO递表失败,往往说明监管层对公司的业务发展模式存有较大疑惑,包括对公司的经营风险有所担忧。如果公司继续递表,需要清晰回复监管层及投资者的质询,以及更详细披露公司的发展模式,因此,我们发现,持续递表的公司在招股书更新方面都有较大改动。”一位熟悉香港上市流程的券商交易员告诉《投资者网》。

        除麦迪卫康了赴港IPO屡败屡战一事备受外界更为关注外,公司的业绩表现也同样惹人关注,财务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上半年期间,麦迪卫康皆保持两位数的营收增长增速,但净利润和毛利率却呈现下行趋势。此外,其核心业务营收占比也逐年下滑。

        对于上述现象及公司未来发展布局等话题,《投资者网》致函麦迪卫康,但未获对方回复。

医药行业“两票制”受益者

        公开资料显示,麦迪卫康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提供医学会议服务、患者管理服务以及营销战略和咨询服务。

        公司招股书显示,麦迪卫康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59亿元、2.99亿元、4.27亿元、1.39亿,净利润分别为2965.7万元、3804.1万元、2085.2万元及-400万元。

        其中,医学会议服务成为其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以2019年为例,麦迪卫康的医学会议服务所获得的营业收入为2.82亿,占总收入的66.1%,超过六成营业收入来源是通过提供医学会议服务。

        “很多医药企业都是通过参加这种行业会议来宣传产品的。”熟悉医药行业的河南明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永红告诉《投资者网》,此外两票制的推行也导致这类型的峰会越来越多。

        据了解,所谓“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从而减少药品中间的流通环节。而对于麦迪卫康这类第三方服务公司而言,两票制实施下最直接的好处便是获得更多药厂的宣传业务。

        据任永红介绍,在两票制未实行前药厂对外的区域渠道开拓、市场和学术推广活动主要由经销商承担。而两票制后,由于经销商在医药流通环节中被取消,这部分的功能就由药厂自身或专业医药推广公司来承担。

        “每年各种医学会、医师协会,全国级的、地区级的会议都很多,主要是厂家过去赞助会议做品宣。”医药行业自媒体大咖达叔告诉《投资者网》,“而且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不能办线下会议,每个公司的预算都没花完,下半年就更需要突击花钱。”

        政策的改变以及药厂本身有很大的宣传需求,为类似麦迪卫康这样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商提供了更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行业门槛低致盈利下滑显著

        在招股书中,麦迪卫康称自己是“中国最大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数据显示,在呈现高度分散状态的国内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服务商行业中,其市场份额为4 。9%,而排第二位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仅为0.6%。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麦迪卫康占据该细分领域第一位的同时,却出现营收大涨、毛利率下滑的现象。

        据麦迪卫康招股书显示,麦迪卫康2019年在营收大增的情况下,其净利润却3804.1万元下降至2085.2万元,大幅缩水了近50%,毛利率更是从2018年的28.3%下滑至2019年的22.2%。

        “以前的医药行业会议都是由各个旅行社、杂志社联合医学会举办,而现在一些IT公司也在举办类似的行业会议。”达叔告诉《投资者网》,医药行业的会议营销和学术推广竞争门槛其实很低。

        事实上,由于行业门槛较低,各类型的医药行业会议也是层出不穷。这点在麦迪卫康自身业务发展过程,也得到了体现。

        据《投资者网》查询麦迪卫康2016年新三板挂牌转让书及2016年、2017年年报、2018年半年报发现,麦迪卫康保持其营收持续增长的主要方式,便是通过举办各种不同的医药会议。

        据麦迪卫康在新三板公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此前作为主营业务之一的慢病患者教育,由于已经运营三年多,基本普及到全国范围,客户需求量相应减少,因此客户缩减该项支出。业务达到饱和后,其收入从1.06亿显著下降至0.83亿元,下降幅度达21.69%。

        在原有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麦迪卫康便大力拓展医学会议服务。2016年麦迪卫康医学会议服务实现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49.18%,占总收入的48.48%。

        对此,麦迪卫康称这部分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增加了内分泌科、心内科等领域的医学会议。

        据悉,从2016年起麦迪卫康将医学会议服务作为其业务重心,也致使其营收和利润逐年上涨。

        2017年至2019年,麦迪卫康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8.4%。而患者管理服务占总收入的占比则从2017年的30%下滑至14.2%。

        任永红说,本身这种医学会议就是一种资源整合的营销,随着次数的增加,会议的质量也在逐年下降。

新业务进展缓慢

        传统业务遇冷,麦迪卫康从2019年起开始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据招股书介绍,从2019年起麦迪卫康逐步开展了新业务CRO服务和互联网医院服务。所谓CRO服务业务,主要是指向医药企业提供包括新药产品开发、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新药申请等技术服务,涵盖了新药研发的整个过程。

        而互联网医药服务则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手段为用户提供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但是从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来看,目前这两项新业务进展缓慢。

        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0年6月份,CRO服务业务分别实现营收448.2万元和292万元,占总收入的1%和2.1%。

        某熟悉医药行业的业内资深人士告诉《投资者网》,“在CRO市场上,已经有药明康德、泰格药业、康龙化成等大型生物医药企业,麦迪卫康想要与他们竞争恐怕很难。”

        而在互联网医院业务方面,麦迪卫康还未实现盈利。据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0年6月,互联网医院业务实现营业11000元和70000元,收入占总营收不及百分之一,这项业务暂时还看不到增长的迹象。

        并且市场上已有春雨医生、丁香医生、挂号网等较为成熟的移动医疗APP产品。麦迪卫康想要实现互联网医药业务的突破,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市场教育。

        虽然,麦迪卫康已经在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领域做到了行业第一,但是公司却面临着毛利率下降、新业务遇冷等问题。从长久发展来看,麦迪卫康要靠讲故事来说服市场,似乎并不在那么容易。

        (文章来源:投资者网)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0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