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8 02:44 | 来源:人民网 | | [文娱]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对衣食住行的追求,而更期待高品质文化的浸润。这样的期待呼唤文化空间的日益升级、文化“投资”的不断加码,让文化氤氲在每个角落。
用文化空间和传播方式的微创新、大变化带动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气质的涵养,久而久之,必然会酝酿出满是文化味的生活日常
地铁站里看演出,机场候机时看展览,繁华商圈里听交响乐……这是最近“上海城市文化客厅”活动中常见的场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对衣食住行的追求,而更期待高品质文化的浸润。这样的期待呼唤文化空间的日益升级、文化“投资”的不断加码,让文化氤氲在每个角落。
这种升级,可以是打破空间壁垒,让文化无处不在。前不久,有位艺术家把展览办在了弄堂里。当弄堂遇见艺术品,生活空间叠加了文化味,对居住在其中的人们来说,这便衍生成一个公共文化空间,能随时随地感受文化气息、充盈精神世界。
这种升级,可以是精准回应需求,让文化更加贴近。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向社会免费开放,吸引更多人走进来,而为了满足人们差异化的需求,一批行业博物馆涌现、一系列特色展览面世,日益多元化、分众化的文化空间和活动都在找到自己的受众。
这种升级,可以是改变传统思维,让文化焕然一新。无论是展览陈列的丰富还是文创产品的各异,再到《上新了故宫》等文博综艺节目的生动演绎,都是在探索人们与公共文化空间、与文化之间,更为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互动方式,既延展了历史文化的时空,也推动了文化需求的生长。
不管哪种路径,都指向同一种“升级”:用文化空间和传播方式的微创新、大变化带动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气质的涵养,久而久之,必然会酝酿出满是文化味的生活日常。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