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增发重现 招商证券铤而走险接拓斯达8亿融资项目

2018-10-12 09:53 | 来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招商证券(12040,-006,-050%)铤而走险接下拓斯达(31350,010,032%)8亿融资项目



消失四年多的公开增发重现江湖

  招商证券(12.040, -0.06, -0.50%)铤而走险接下拓斯达(31.350, 0.10,0.32%)8亿融资项目 

  金证券记者 张贺

  “不难理解拓斯达的脑回路,但想不通招商证券为什么接这个项目。”上海某券商投行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表示,拓斯达(300607)近日抛出的公开增发预案,不仅震惊了投行界,也让不少融资无门的上市公司高度关注。

  10月10日,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募资总额不超过8亿元的公开增发预案。A股公司的上一单公开增发,还是2014年5月6日的沧州大化(19.350, -0.42, -2.12%),那也是当年唯一的一单。此后四年,公开增发这一融资工具绝迹市场。

  “公开增发”重出江湖

  拓斯达披露的预案显示,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600万股,以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A股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均价,募资不超过8亿元,投资于“江苏拓斯达机器人(13.960, -0.45, -3.12%)及自动化智能装备”等项目,并聘请招商证券作为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截止2018年6月30日,拓斯达货币资金约2.76亿元,自有资金不能满足苏州智能产业园的建设,而公司作为生产型企业,需维持一定的安全库存,给予下游客户适当的信用期,占用了相当的资金。在当前金融去杠杆的背景环境下,股权融资肯定是最好的方式。公司也表示,民营企业较难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且融资成本较高。受公司净资产规模限制,公司债权融资规模也受到限制。

  公开增发具有募集资金规模大、定价效率高的优点,但自2014年沧州大化后,这一融资手段就已绝迹市场。上述投行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说,公开增发发行风险大,限制条件多,易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并且直接摊薄股本。此外,由于公开增发是包销,发行风险集中在主承销商,因此没什么券商愿意做。

  拓斯达证券部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表示,采用公开增发手段是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的,也和保荐机构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人力成本不断增长对制造业升级以及扩张有较大影响,“机器换人”是大趋势。新建苏州智能装备产业园,有助于提高长三角片区客户需求、订单的反应速度,节约物流成本。“如果能顺利进行,公司的业务能上一个新的台阶,对投资者来说也是利好。”

  为什么时隔四年突然想到公开增发?“首先,8个亿不是小数字,其他方式比较难融到这个钱;其次,公开增发没有限售期;再次,公开增发是券商包销,不需要发行人保底,风险比较小。”拓斯达证券部人士对记者解释。

  招商证券铤而走险?

  “在发行人和保荐人之间,拓斯达应该是强势的一方,招商证券有点铤而走险的味道。”江苏某上市公司董秘对《金证券》记者说,业内高度关注这单公开增发的进展,毕竟这是目前唯一融资规模不受限制的品种,如果进展顺利,估计一大批公司会效仿。他认为,在定向增发大幅萎缩背景下,公开增发很可能逐渐升温。

  2014年开始,定向增发市场急剧膨胀,2016年更是达到1.69万亿元的历史最高峰,募资规模一度占据上市公司再融资总规模的90%以上。与公开增发相比,定向增发不仅定价灵活,而且套利空间大。于是,公开增发被市场彻底遗忘。

  游戏规则在2017年被打破。2017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规,从发行端收紧定增,定增发行价的定价基准日发生了变化,“打折买股票”的效应减弱。2017年5月27日,证监会再发减持新规,从退出端加大对定增市场的限制。定增股票第一年最多能卖出50%的股票,剩余部分还要再等一年才能清算。利用定向增发进行套利的空间不复存在。

2018年以来,市场开始出现大量的定向增发批复到期后主动放弃发行的情况。Wind数据统计,2018年年初以来,至少有13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批复到期后放弃发行。而在2015年至2016年风生水起的定增基金,成立两三年以来,最高亏损幅度近70%。由于退出渠道不畅,今年不少基金公司旗下定增产品更出现赎回难题。

  “定向增发有锁定期,公开增发没有这个约束,这点是最吸引上市公司的。”上述董秘对《金证券》记者直言不讳,如果发行人比较强势,券商实力强胆子大又很想赚承销费,双方就能谈得成。“定增市场萎缩,有实力不怕包销的券商总要想其他的出路。万一做成了,这块市场也有可能就激活了。”

  10月11日,拓斯达股价跌停。公司证券部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受当天股市整体大跌影响,并非由于公司再融资预案公布。按照规定,本次公开增发还需要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还需要取得证监会的核准,“即便一切顺利,正式发行也要到明年,那时候资本市场应该回暖了。”对四年后的首单公开增发有没有信心?该人士表示,“当然希望能成功,也希望投资者能多考虑积极因素。消失太久,也许监管部门也想看到公开增发复出第一单。”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19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