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长期调控的房地产市场,终于出现以价换量的端倪。
近日,上市房企陆续发布7月销售业绩。尽管调控政策不断推出,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房企在7月单月的销售额明显提升。
前7月的销售规模也普遍同比大增。其中,万科、恒大、碧桂园在前7月的销售金额均突破3000亿元。中国金茂、新城控股的销售增速超过100%。
但与此同时,部分房企在7月的销售均价出现下滑。有分析认为,这体现出“以价换量”的尝试。其背后动因是,资金压力加大,迫使房企采取降价策略。
前7月完成全年任务55%
公告显示,今年前7月,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342.2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3498亿元。销售金额的同比涨幅为11.8%。同期,恒大实现销售金额3448.4亿元,同比上涨19.6%。
去年跃升至“宇宙第一房企”的碧桂园,则公布了权益销售部分。前7月的销售金额为3475.1亿元,同比增长44.62%。
其余已公布销售业绩的房企中,除金地、首开等少数企业外,大部分都实现了前7月业绩的提升。
其中,金茂实现销售规模788.92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87.6%;新城控股销售1136.63亿元,同比增幅为106%。
中原地产统计了32家已经公布销售业绩的房企,统计显示前7月,这32家销售金额达到了25373亿,同比上涨幅度高达37%。该机构还指出,截至7月末,房企平均完成年度销售任务的55%。
虽然今年以来的调控政策频繁出台,但到目前为止,整体楼市仍然保持销售规模正增长,大中型房企的销售业绩也普遍高于去年同期。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一方面,大中型房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此前两年不断拿地后,房企的库存规模得到夯实。另一方面,做大规模仍是当下房企的主流选择,由于热点城市楼市升温,一些企业选择抓紧出货。
但从月度销售变化来看,7月市场仍然受到了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根据易居克而瑞的统计,7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7642亿元,比6月下降31.5%,这一销售规模还低于5月的水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有着57.7%的增幅,说明单月交易规模维持在高位。
该机构指出,由于天气炎热的因素,7月本身就是房地产销售的淡季,市场销售规模通常不是全年高点。此外,为冲击半年销售业绩,房企往往在5月和6月发力销售,相比之下,7月的业绩通常会出现一定落差。
回款率成考核目标
在销售规模维持高位的同时,部分房企在7月的销售均价出现下调。
根据公告,今年7月,金茂实现物业签约销售71.3亿元,签约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平均销售单价约为2.33万元/平方米。而在去年12月,金茂的销售均价为3.08万元/平方米。相比之下,金茂的销售均价下调了24%。
其他房企中,也有销售均价下调的情况出现。其中,对比今年3、4月份,不少企业的售价出现下调。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销售价格下调有几个可能的原因:普通住宅类产品销售比例增多、三四线城市项目销售比例增多、限价政策、企业主动调价等。
他认为,在今年的政策环境下,不排除企业主动下调价格的情况出现。因为随着国内融资环境不断紧缩,房企融资难度不断加大,加之偿债周期将至,多家房企已经出现资金链紧绷的情况。
某大型房企西安区域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虽然西安的限价政策仍然严厉,但总部仍然要求尽快出货。“今年的考核中,除了销售任务,回款率也十分重要。”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8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辽宁沈阳召开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要求各地要加快制定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并完善对地方房地产调控工作的评价考核机制,对工作不力、市场波动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坚决问责。
中信建投表示,通过上述会议可以判断,下半年的政策方向是,在需求端打击投 资炒作,供应端整顿违规行为,加速供给。
对于行业而言,多数机构认为,房地产市场销售将以稳为主,不排除全年销售规模下滑的可能。但大中型房企仍然具备业绩增长弹性,加之其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销售规模有继续攀高的动力。在价格方面,不排除更多企业采取以价换量的可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