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最后一周A股市场小幅反弹,尽管交易量仍较为清淡,但做多情绪有所提升,上证指数收于2763.49点,周涨幅为0.95%,深证成指收于9673.48点,一周上涨2.71%,创业板指数涨幅达到5.16%,收于2096.99点。
行业板块方面,涨幅较高的是综合、有色金属、休闲服务、纺织服装和计算机等,而钢铁、采掘和非银金融等拖累了大盘的一周表现。概念板块方面,由于春节前消息面较为平静,且受长假期间不确定因素影响,市场交投较为清淡,各概念板块变化幅度不大。安防监控、生物识别、ST概念、智能IC卡、传感器、IP流量变现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而表现落后的有沪股通50、国资改革、页岩气和煤层气、大央企重组。
政策面,央行宣布调低非限购城市购房首付比例,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房地产政策友好态度以来,具体扶持政策已经进入落地阶段。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扶持将是贯穿全年的政策方向,除了首付政策之外,其他相关政策也将逐步跟进,如节前财政部还公布了对于公租房的税收优惠政策,显示了从货币和财政两个方面支持需求释放消化房地产库存。
春节假期期间,海外市场全面下挫,欧洲股市和日本股市跌幅较大,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美债成为“避险天堂”,其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滑,一度逼近1.6%的阶段性低位。
基金经理论市:
春节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呈现剧烈波动之势。欧美股市普遍大跌带动亚太股市下跌,避险资产黄金大涨,耶伦的国会证词没有带给市场太多惊喜。此外,有媒体报导7日朝鲜用远程火箭发射一颗卫星,而上个月朝鲜刚刚宣布拥有氢弹,朝鲜半岛局势又成世界焦点。A股本周恢复交易的形势显得错综复杂。
根据官方披露的数字,中国一月份外汇储备下降约990亿美元,明显好于市场此前的预期。可能受此及外围汇率市场的波动影响,离岸人民币在中国春节期间持续走强。近期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接受了《财新》杂志的采访,就中国经济、金融市场、汇率等市场关心的问题发表了看法,汇率改革仍是重点工作方向。
短期看,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积极的因素正在逐渐累积。“两会”即将召开,“十三五”规划内容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其中新型消费、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仍是主要的论述内容和发展方向。
专栏:汇率企稳与避险需求支撑中国债市
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下跌,引发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央行货币宽松意愿下降,造成债市走势不明朗。
近期人民币汇率短期企稳,流动性压力减弱。一方面,中国进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出口下滑源于全球经济低迷和市场动荡的负面影响,也显示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促进作用不明显。进口增速下滑,与中国经济转弱有关,此前公布的1月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双双下滑。衰退性贸易顺差继续超市场预期,有助于央行维稳人民币汇率。持续高额的贸易顺差是外汇储备稳定的一道防线,近日周小川行长表示,人民币汇率不具备长期贬值基础,核心原因之一便是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
另一方面,美元出现波折,全球油价和大宗商品下跌,股市及欧元区银行危机,引发了美国加息预期减弱,美元走势随之调整。人民币汇率压力迎来喘息。
资本市场动荡引发避险需求,提升国债价值。中国农历新年期间,海外市场巨震,风险资产遭遇恐慌性抛售,避险资产则被全面追捧:春节期间,日经指数跌幅达到11%,欧洲股市在银行股的拖累下跌幅一度达到4-5%,韩国股市跌幅也在4-5%之间,受全球悲观情绪影响,美国股市也出现了小幅下挫。同时,避险资产则全面升温,黄金白银暴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探至近1.6%;德国10年期国债则进一步下探到0.16%。受国际环境带动,节后人民币国债出现小幅上涨。
中国经济去杠杆过程还将较漫长,债券收益率处于中长期下行通道。但今年来看,国际资本流动,风险偏好,汇率波动不确定性较强,基本面复杂程度超过了以往。债市不会一帆风顺,但仍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本专栏作者: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 施同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