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诉海辰储能引发行业思考 中国储能业需要多元竞争生态

2025-07-11 17:49 | 来源:电鳗快报 | 作者:杨力 | [财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据了解,海辰储能∞Cell587Ah储能电池脱胎于海辰储能首推的千安时电池系统,后者主要适用于4小时及以上的应用场景。同时为了兼容储能市场中2小时应用需求,海辰储能基于千....

        《电鳗财经》文/杨力

        近日,宁德时代针对海辰储能发起的一场诉讼引发了广泛热议,此次诉讼的被告方还包括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厦门诚博旺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吴祖钰以及珠海市海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诉讼缘由为“不正当竞争纠纷”。

        宁德时代借助法律途径来捍卫自身利益,这一做法本无可厚非。然而,坦诚来讲,宁德时代对海辰储能提起的这场诉讼,本质上是头部企业构建的专利壁垒与新生代企业技术迭代需求之间结构性矛盾的一种体现。海辰储能作为中国储能产业创新活力的典型代表,其寻求突破的实践,正揭示出技术民主化时代下全新的竞争逻辑。

        头部企业缘何屡屡祭出“诉讼利器”?

        近年来,新能源风口劲吹,储能行业的竞争态势持续升级,企业间围绕市场份额、技术优势和人才资源的争夺已趋白热化。作为行业领军者的宁德时代,近年来频繁挥舞“诉讼利器”,对行业内的后起之秀展开强势打压。

        据企查查披露,近三年间,宁德时代涉诉案件近60起,其中涉及劳动争议约11起、竞业限制纠纷6起、不正当竞争纠纷3起等,其中包括与中创新航旷日持久的“专利博弈战”,以及起诉蜂巢能源涉嫌不正当竞争等案例。

        自2021年起,宁德时代便不断对中创新航发起多项专利诉讼,索赔总额一度飙升至超6亿元,诉讼所涉专利范围广泛,涵盖“正极极片及电池”“防爆装置”“集流构件和电池”“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等多个技术领域。2025年1月,中创新航公布了三起与宁德时代的诉讼案件。

        2022年,宁德时代又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蜂巢能源告上法庭。直至2025年,双方才在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调解下,就(2021)闽09民初74号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达成和解协议。

        宁德时代对海辰储能发起的诉讼,再次彰显了其对行业内中小后起企业的狙击态势。此次狙击的导火索,或与海辰储能今年4月推出的∞Cell 587Ah大容量储能电池密切相关。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海辰储能的这一创新举措,直接改写了储能系统设计的底层逻辑,甚至迫使宁德时代紧急调整战略布局,将587Ah产品的推广周期大幅提前至今年6月。

        大容量储能电池+先进储能系统正颠覆行业格局

        当前,大容量储能电池搭配先进储能系统,正蓄势颠覆行业格局。伴随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已步入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500Ah+、6MWh+大容量储能系统成为新潮流,行业对大容量储能电池尺寸标准化的需求愈发迫切。

        587Ah的电池容量被推导为系统集成效率与成本效益较优的一个解决方案。以海辰储能此次推出的∞Cell 587Ah电池为例,该款电池能量密度达415Wh/L,能效94.5%,循环寿命超万次,该电池设计考虑了20英尺集装箱尺寸、50吨海运重量限制、1500V系统电压等因素,并在系统架构设计与LFP化学体系性能平衡方面进行了优化,被视为推动行业向更高容量储能方向发展的一个典型实践案例。

        据了解,海辰储能∞Cell 587Ah储能电池脱胎于海辰储能首推的千安时电池系统,后者主要适用于4小时及以上的应用场景。同时为了兼容储能市场中2小时应用需求,海辰储能基于千安时电池的6.25MWh储能系统平台,逆向分解产品方案,最终得到了∞Cell 587Ah的电池及其系统产品。

        从海辰储能∞Cell 587Ah电池的技术路径选择上,415Wh/L的能量密度在实现高竞争力的度电成本优势,同时保障性能平衡与投资安全;系统架构方面,基于AI大数据模型,综合考虑重量、尺寸、电压、BMS芯片等多重维度,得出6MWh+系统中,4列8簇为2h大容量储能系统的最佳拓扑架构;基于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维度考量,73.5286216mm (WLH)的尺寸是587Ah电池的最优选择,成本优势显著,实现性能、安全与经济性的平衡。

        与海辰储能∞Cell 587Ah电池搭配的是其∞Power 6.25MWh 2h储能系统。该系统基于海辰储能∞Pack+全场景大容量储能平台,体积符合标准海运20尺集装箱要求,具备标准化、便捷维护、高安全、高效布局及高适配五大特性。

        引发中国储能市场理性转型思考

        而此次宁德时代对海辰储能发起的诉讼,或许正是当前储能行业竞争格局中的缩影,守成者宁德时代似乎试图凭借自身优势,极力阻止海辰储能这一挑战者的崛起。然而,这种竞争态势对中国储能市场而言,究竟是利是弊,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中国储能市场目前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犹如一片亟待开垦的沃土,需要各种各样的“种子”来丰富生态。行业多样性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技术路线、研发思路和市场策略。中小厂商往往更具灵活性和创新性,它们敢于尝试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如果大型企业通过诉讼不断打压中小厂商,就如同砍伐了森林中的幼苗,会严重削弱行业的多样性。一旦市场被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创新的动力就会逐渐枯竭,因为缺乏竞争压力的企业往往会陷入安逸,不再积极投入研发,这对于需要持续技术突破的储能行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中国储能市场需要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中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大型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规模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引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技术方向的探索;中小厂商则可以凭借其灵活性和创新性,为行业带来新的思路和突破。只有形成这样一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中国储能市场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的诉讼事件提醒我们:中国储能市场需要理性转型,摆脱过度诉讼和专利壁垒的短视行为,回归到技术创新的本质上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来一个充满活力、创新不断的储能市场,为中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5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